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8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50篇
无线电   10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Four kinds of red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ere fabricated and compar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facial layers for hole transport and electron injection. 1 nm-thick LiF in the device A and C and 1 nm-thick Cs2CO3 in the device B and D were deposited as an electron injection layer between the anode an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and 5 nm-thick layer of dipyrazion[2,3-f:2′,2′-h]quinoxaline-2,3,6,7,10,11-hexacarbonitrile[HATCN] was inserted as a hole transport interfacial layer between the hole injection layer and the hole transport layer only in the device C and D. Under a luminance of 1000 cd/m2, the power efficiencies were 7.6 lm/W and 8.5 lm/W in the device A and B, and 8.6 lm/W and 13.4 lm/W in the device C and D. The quantum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D was 15.8% under 1000 cd/m2 which was somewhat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evice A and C, but a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evice B. The luminance of the device D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devices at a given votage. The luminance of the device D at 7 V was 23,710 cd/m2, which was 13.0, 3.4, and 4.0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device A, B, and C at the same voltag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
不同表面预处理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产角度研究了基板表面的预处理工艺对OLED性能的影响,分别用UVOzone、氧Plasma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基板进行表面处理,并按照生产工艺制作器件,从接触角、方阻以及光电特性等测试结果对各种表面处理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上处理都改善了器件性能,不同程度提高了器件的清洁度、亮度和发光效率,其中UVOzone和氧Plasma结合的方式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器件在10V时亮度达到79920cd/m2,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亮度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3.
牛滢  赵冬娥  王占选 《电子器件》2015,38(2):287-290
对以9350EOS-3-PRO三代像增强器和MC1362高速相机为平台搭建的高速采集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可能影响像增强器工作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从电压和照度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实验采集数据并用MATLAB软件处理后得到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当电压在2.98 V~4.22 V之间时,成像效果无明显变化,但在低照度环境下能显著提高成像效果,在高照度环境下工作容易饱和,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结合立体视频帧左右视图的灰度图,采用鲁棒性算法与软剪刀算法相结合的"画笔"方案来提取立体视频帧的前景区域,合成视差图并提取水平视差,计算深度视差;根据主观评价结果建立视差深度-视觉舒适度模型,再结合亮度对视觉舒适度的评价模型进行优化,使模型的评分更接近人类视觉系统的评分;结合人类主观评价实验的结果,用逆向代入法求出模型的系数确定模型,最终实现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对立体视频视觉舒适度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视觉舒适度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人类主观评价结果之间的误差率不超过5%,其中大部分视频误差率不超过1%。说明评价模型更符合人类主观感知结果的立体视频视觉舒适度,模型评分更接近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主观实验评分,这为立体视频舒适度的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图像处理技术在低逸出功印刷型FED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低成本、大面积、低逸出功FED阴极材料及其阴极浆料,研制了大面积印刷式FED(样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属首创。介绍了低逸出功可印刷型场致发射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数字视频图像的转换和处理、视频数据的传输、列灰度驱动和行驱动集成电路以及FPGA控制技术等。为了改善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显示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提出了亮度非均匀性校正、γ校正、自动功率控制等相应的解决方案。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驱动电路中,改善了图像的亮度均匀性和灰度再现质量,降低了整机的功耗。首次将本技术应用于大屏幕低逸出功印刷型63.5cm(25英寸)VGA级彩色FED驱动系统中,研制出了能显示彩色视频图像的彩色FED显示器样机。亮度达400cd/m2、对比度为1000∶1,电路灰度等级为256级。  相似文献   
6.
张健  王原  汤勇明 《电子器件》2012,35(2):194-198
针对目前显示器的亮室对比度性能测试方法中照明条件设置难度大及可调整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积分球和大功率彩色LED的可变环境照明条件控制系统.大功率LED采用WRGB四种颜色,其中白光作为主光源提供照度,其他3种有色光源主要用来对模拟照明环境的相关色温进行修正,这4种LED通过一定比例混合,可在积分球内部形成指定照度和相关色温值的均匀漫反射光照条件,以此来模拟实际的环境照明条件.经过实验验证,本系统模拟光照条件照度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相关色温的相列误差可控制在1%以内.  相似文献   
7.
李伟展 《现代显示》2012,(9):176-182
逐点校正技术因其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成本的条件下.显著提高LED屏的均匀度,正逐步走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已成为中高端LED显示屏的必备工序。然而。逐点校正在提高均匀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显示屏的亮度损失。应用逐点校正到底会损失多少亮度的问题,在业界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将从逐点校正后为何亮度会损失开始。从亮度校正、亮度加白平衡校正与色度校正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影响校正后显示屏亮度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来演示相关因素与校正后的亮度损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DVI-DVI处理器的亮度逐点校正算法有两种,即算法1和算法2.针对采用两种算法后在亮度偏差量以及数字电路设计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色度学空间转换理论获得校正算法1和校正算法2的模型;然后,分别对采用两种算法引起的亮度偏差量进行对比,通过计算得到算法2和算法1的亮度偏差量比例系数kr;最后,对实现两种算法数字电路应用的资源进行对比.通过两种算法在这两方面的对比得出:算法2更适合应用于DVI-DVI处理器.  相似文献   
9.
结合伪装效果评价的要求,以中国颜色体系为基础,建立了CIE1976L*a*b*、LMS、ιαβ这3种颜色空间的64级亮度分量数据库,利用灰度直方图相似度算法,分析了以上3种亮度分量在伪装效果评价中的应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L*分量具有均匀性较好,Lm分量和ι分量分别在灰度较低和灰度较高时,其伪装效果的评价结果与人眼判读...  相似文献   
10.
The border luminance of the test stimulus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unnatural object color, yynBu was obtained for different spatial sizes of the immediate surround to prove that nBu can be determined based on a new recognized visual space of illumination (RVSI) that is assumed to be constructed for the immediate surround separately from the RVSI for the subjects room itself. The nBu of five test stimuli were determined for six different sizes covering from zero to 1866 cm2 with four different lightnesses, N4, N6 and N8, while keeping the room illuminance constant at 100 or 600 l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uminance of the border nBu gradually decreased as the size of the immediate surround was increased and that the decrease was larger for immediate surround with lower lightness. The results were interpreted as showing a new RVSI constructed for the spatial extent of the immediate surround of the test stimulus, and the RVSI was more completely constructed for larger spatial size of the immediate surround. © 2005 The Optical Society of Ja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