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无线电   4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是短波通信、探测和电子对抗等领域最为重要的应用参数之一. 针对全球范围内电离层测高仪分布较为稀疏的特点,基于全球电离层无线电观测站(Global Ionospheric Radio Observatory,GIRO)的测高仪实测数据,采用分步线性最优估计方法对电离层CCIR/URSI系数进行调整,实现了全球中低纬区域电离层foF2的重构. 对2010—2016年的电离层foF2重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纬度变化上,中纬区域重构误差要低于低纬区域;在年变化上,重构的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有随太阳活动强度增强而增大的趋势,重构的相对误差无明显年变化;在季节变化上,夏季重构误差最小,其他三个季节相差不大;在地方时变化上,白天的重构误差低于夜间. 总体而言,相比于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模型,电离层foF2重构的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约38%和34%,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SPIDR网站的垂测仪数据和IGS网站的VTEC(垂直总电子含量)数据分析震前电离层异常。选取2009年10月24日发生在Banda sea的6.9级地震和2009年4月6日发生在意大利中部的6.4级地震,分析垂测仪观测到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同时分析相应时段的VTEC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电离层异常多集中在震前3~5天,在分析地磁和太阳的活动后,认为这些异常很可能是由即将来临的地震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8条斜向探测电路4个月的实测数据,统计了每个月的F2层MUF月中值.将"新版亚大地区F2电离层预测"(NAOR)方法与其他三种预测方法(亚大地区F2电离层预测方法(AOR)、CCIR方法及URSI方法)预测的F2层MUF月中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中国区域内新版亚大地区F2电离层预测方法明显优于其他三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14次强震前电离层异常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电离层扰动规律统计分析对开展地震监测、预测意义重大。利用四分位数法对中国大陆地区14次Ms≥7.0地震前电离层foF2进行了统计,进一步证实了地震电离层异常的存在,并分析了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扰动形态特点,给出电离层foF2扰动与地震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85.7%(12次)的地震在震前出现电离层异常,并且大部分分布在震前7天以内的11∶00LT~17∶00LT;此外,电离层foF2扰动幅度与即将发生的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