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8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692篇
化学   1436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1023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495篇
物理学   2309篇
无线电   25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work, simple n-type electrode structures were used to enhance th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erformances of fully packaged commercially mass-produced vertical-geometry light-emitting diodes (VLEDs). The forward bias voltage of the VLED with a Y-pattern electrode increased less rapidly than that of VLEDs with a reference electrode. The VLEDs with the reference and Y-pattern electrodes exhibited forward voltages of 2.93±0.015 and 2.89±0.015 V at 350 mA and 3.77±0.015 and 3.53±0.015 V at 2000 mA, respectively. The VLEDs with the Y-pattern electrode resulted in a higher light output than the VLEDs with the reference electrode with increase in the drive current to 2000 mA. The emission images showed that the VLEDs with the Y-pattern electrode exhibited better current spreading behavior and lower junction temperatures than the VLEDs with the reference electrode. With increase in the current from 350 to 2000 mA, the VLEDs with the Y-pattern electrode experienced a 39.4% reduction in the wall plug efficiency, whereas the VLEDs with the reference electrode suffered from a 43.3% reduction.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数字集成芯片多输出中电源电压瞬间下降的原因,对常规驱动电路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单输出电路的峰值电流降为原来的2/3,再通过优化版图的电源布线,能有效防止电源电压下降,使芯片正常稳定地工作。  相似文献   
3.
欧文  李明  钱鹤 《半导体学报》2003,24(5):516-519
对普遍采用的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 ONO)三层复合结构介质层的制备工艺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ONO的漏电特性以及顶氧( top oxide)和底氧( bottom oxide)的厚度对ONO层漏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薄的底氧和较厚的顶氧,既能保证较高的临界电场强度,又能获得较薄的等效氧化层厚度,提高耦合率,降低编程电压.  相似文献   
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电机及驱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机及驱动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电磁兼容设计对于保证电动汽车的可靠运行非常重要.介绍了国家十五项目中某混合动力轿车用电机及控制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措施,分别从控制电路、信号电缆、功率电路及屏蔽机箱等工程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设计.该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符合GB/T17619-1998的要求,且已应用于实际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微杯电子纸及其后加工制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Pix利用独特的微杯(Microcup)结构和顶部灌注封装技术,通过连续整卷高速涂布的制程成功地制造出高性能的双稳性、装填电泳微粒的电子纸。SiPix可提供下列两种规格形式任意的EPD卷式成品:(A)用于有源矩阵EPD和直接驱动产品的可剥离保护膜/已灌装及密封的Microcup/无图案导体膜夹层卷;及(P)用于无源矩阵的行导体膜/已灌装及密封的Microcup/列导体膜夹层卷。已经开发出将EPD卷制成不同的显示模块或产品的简单的后续加工制程。  相似文献   
6.
不同表面预处理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产角度研究了基板表面的预处理工艺对OLED性能的影响,分别用UVOzone、氧Plasma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基板进行表面处理,并按照生产工艺制作器件,从接触角、方阻以及光电特性等测试结果对各种表面处理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上处理都改善了器件性能,不同程度提高了器件的清洁度、亮度和发光效率,其中UVOzone和氧Plasma结合的方式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器件在10V时亮度达到79920cd/m2,比其他两种处理方式亮度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7.
鲁玲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2):136-137
介绍温度采集仪调理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10的基本结构,并借助于PAC Designer软件详细描述ispPAC10实现温度采集仪数据放大器具体方法和步骤。与传统的模拟电路设计方法相比,运用isp技术实现的温度采集仪调理电路具有简洁可靠、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9.
匀速运动的电偶极子的电场和磁场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电偶极子电磁势的分析和相对论下电磁场在不同惯性系中的协变分布,计算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电偶极子的电场和磁场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用等效电路的方法研究了点阴极情况下的电场辅助阳极连接效应,计算了连接电流,连接孕育期和紧密接触面积,本文结果表明,连接初期电流迅速衰减,随后缓慢变小,直至某一稳定值,孕育期随温度上升指数下降,连接温度高时,孕育期将难以观察到;待连接表面之间紧密接触面积随时间延长而非线性扩展,紧密接触区域增大时,其边界向外推进速度渐小,而接触面积增加渐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