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0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2096篇
化学   10056篇
晶体学   185篇
力学   150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1348篇
物理学   1681篇
无线电   186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469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622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853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499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2篇
  197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安全和定位,而弹性网络架构又包括对网络切片、非公共网络、5G局域网和边缘计算的支持。希望从广度到深度,对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做透彻、全面的梳理,对其挑战做清晰的总结,从而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高铁移动网络覆盖是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一个重点,而高铁隧道内移动网络覆盖更是运营商的一大难点痛点。文章根据我国中部省份某高铁线路覆盖规划实例,采用“设备+POI+泄漏电缆”模式,即三家运营商信号源设备通过同一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统接入平台)接入,信号输出到泄漏电缆进行隧道覆盖,隧道口场坪站安装宽频切换天线对隧道外进行延伸覆盖,通过链路预算合理布置各运营商主设备信号源,从而实现隧道到室外的无缝覆盖。最后,根据已有成熟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对未来5G高铁隧道移动网络覆盖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RC5到RC6     
论文详细描述并分析了从RC5到RC6的演化设计过程,在详细研究了RC6性能的同时,指出了应该如何从一个旧的密码设计出好的新密码。最后对RC6和Rijndael作了一些比较,指出各自在性能上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Double Michael additions of lithium enolaie of 1,4-dioxaspiro[4.5]dec-6-en-8-one to four acrylates afforded bicyclo[2.2.2]octan-2-ones with high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ities in moderate yields.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因子认证技术的网络身份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双因子认证技术的网络身份识别方法,用户每次登录的口令是利用系统时间和用户ID通过MD5加密算法计算得到,其通过MD5加密后生成的登录口令是随机的,这将进一步提高开放网络环境下身份识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本文还提出网络身份识别技术可以应用到各类网站的服务器上,用来完成对用户身份的识别,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Nove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were obtained on silver using 4,7-diazaheptyl-trimethoxy-silane (SiN) and vinyl-trialkoxy-silane (SiVA, where the alkyl group is 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51,54,57,60-eicozaoxa- hexaheptaconan). It was shown that thus modified metal surface was protected against electrooxidation. A densely packed monolayer remained stable and did not desorb from the Ag electrode on the potential cycling. The structure of SiN and SiVA as well as their complexes with Li+ cations were calculated and visualised by the AM1d and PM5 semi-empir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8.
1 INTRODUCTION The self-assembly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 terials is an intriguing area, which is yielding new generations of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s[1, 2]. Coor- dination by transition metals with multifunctional ligands is one of the main design principles. As a rigid multi-dentate ligand, 5-aminoisophthalic acid (AIP)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wing to the variety of bridging abilities[3~8]. It can engage in three types o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1) M-L b…  相似文献   
9.
A guest-host nanocomposite based on electroconducting polyaniline doped with 12-phosphotungstic acid and V2O5 as well as its bifunctional analog containing not more than 5 mass% nanosized platinum were obtained.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se nanocomposites, their redox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reduction of oxygen. These nanocomposites were found to display catalytic properties in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oxygen, while the presence of even a slight amount of nanosized platinum in the bifunctional composite leads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Teoreticheskaya i éksperimental’naya Khimiya, Vol. 43, No. 5, pp. 307–314,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10.
尹鑫  王继扬 《物理学报》2004,53(10):3565-3570
研究了晶体的旋光性与电光效应的交互作用、以及此交互作用对 旋光晶体电光Q开关的影响. 关键词: 旋光性 电光效应 电光Q开关 3Ga5SiO14晶体')" href="#">La3Ga5SiO14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