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力学   3篇
物理学   3篇
无线电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返回舱再入段雷达散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方  吕琼之 《现代雷达》2008,30(5):14-16
"神舟"飞船返回舱在再入过程中,由于产生等离子体鞘套和尾流,其雷达散射截面(RCS)出现剧烈变化,对地面测量雷达的跟踪产生影响。文中以C波段雷达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返回舱RCS突增和缩减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厘米波雷达以反射式跟踪方式跟踪再入体时,会出现短时间目标丢失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返回舱再入黑障区等离子鞘套的特性,利用FASTRAN软件对返回舱再入黑障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返回舱周围流场和气体电离等参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返回舱再入段由于进行高超声速飞行,气体的压缩形成强的弓体激波,激波层内气体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发生电离,产生NO+离子和电子等带电体,形成了包覆在返回舱周围的等离子鞘套。通过分析不同返回舱的计算数据,得出返回舱激波层后气体温度的变化与初始速度相关,压强的变化与初始速度和初始压强相关;激波层后气体离解的程度与振动温度相关,N2较O2发生离解的振动温度高;影响等离子鞘套的主要参数是平动温度和电子数密度,其大小和分布在不同返回舱的相同归一化距离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专题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要具备综合性、针对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本文是关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专题课设计,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能量、动量、光学等基本知识,研究“神舟”五号从发射到着陆整个过程中涉及的有关问题,通过探讨回答这些问题,使学生学会把已有知识再认识、再整合,掌握研究相关或类似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录像学习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轨道运行、定点回收的过程,同时阅读“神舟”五号的有关资料,使学生对载人飞船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讨论让学生提出与载人飞船有关的物理问题,只需提问,不需回答。  相似文献   
4.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国航天人研制出一种三组火箭作为运载工具,将自己的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天,70~90年代“长征号”火箭在多次失败和成功中日益成熟。1992年我国确定了“三步走”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第一步研制载人飞船,第二步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第三步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验成功,于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回收。2001年1月10日1时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载人航天试验,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朱德华  沈清  杨武兵 《力学学报》2021,53(3):752-760
返回舱高雷诺数再入过程中存在肩部高热流、底部阻力无法准确预测以及非定常振动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离和转捩等物理现象的准确识别.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细致刻画了返回舱类钝体外形在高雷诺数再入过程中的分离和转捩等物理现象,获得了返回舱底部流动形态以及稳定性特征.从肩部剪切失稳、底部流动结构失稳、尾迹发展区以及远尾迹区...  相似文献   
6.
《卫星与网络》2008,(10):21-21
长征-2F火箭点火发射——抛弃逃逸塔,四个助推器分离——一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火箭主发动机熄火——箭船分离——推进舱帆板展开——推进舱帆板对日定向——轨道舱帆板展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运行轨迹图——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手致意——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神七准备返回地面——神七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神七航天员出舱后挥手致意——航天英雄凯旋  相似文献   
7.
《卫星与网络》2012,(6):4-4
最近,世人的眼球为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所吸引。女航天员的加入,让这充满了艰险的旅程显得更加温馨。甚至有一些网友已经发现,被三位航天员和他们的行囊挤得满满的飞船返回舱,和春节期间的民工专列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多少个世代以后,劳作在外星的中国人会在地球的春节期间,乘坐无数飞船浩浩荡荡地穿过宇宙回家过年,就像今天的民工们乘坐火车一样。  相似文献   
8.
上天难,难于上火星航天时代开始以来,人类进行了一系列火星探测,路途坎坷。1962年11月1日,苏联首先发射"火星-1"号,遗憾的是在距地球1亿多千米的地方通信中断,不知飘向何方;1971年5月19日,苏联发射"火星-2"号探测器,着陆舱第一次在火星上  相似文献   
9.
《卫星与网络》2012,(1):36-41
载人航天的中国与世界 飞船进入太空之后,和火箭分离的一瞬间,我的第一感觉是失重,然后就看到返回舱的灰尘瞬间浮了起来,就像早上拉开窗帘,阳光马上照进来一样。这时,座舱里用来绑设备的带子也因失重而轻轻飘荡在四周。一切的景象,安详而静谧。  相似文献   
10.
采用7 组元6 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真实气体效应对阿波罗(Apollo) 返回舱流场及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并利用典型弹道点的飞行和实验数据验证了化学非平衡流计算程序的可靠性. 计算结果表明:真实气体效应主要发生在物面附近很薄的激波层内,真实气体效应使得激波脱体距离减小;真实气体效应使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增加,且在小攻角时增加幅度最大;真实气体效应产生附加的低头力矩,使压心位置后移. 真实气体效应的影响随着马赫数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