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51篇
  免费   5295篇
  国内免费   4345篇
化学   3475篇
晶体学   262篇
力学   113篇
综合类   207篇
数学   252篇
物理学   8399篇
无线电   69083篇
  2024年   392篇
  2023年   1152篇
  2022年   1270篇
  2021年   1368篇
  2020年   1031篇
  2019年   961篇
  2018年   593篇
  2017年   1716篇
  2016年   2162篇
  2015年   1896篇
  2014年   4289篇
  2013年   3572篇
  2012年   4695篇
  2011年   4607篇
  2010年   4636篇
  2009年   5392篇
  2008年   6430篇
  2007年   4247篇
  2006年   4017篇
  2005年   4429篇
  2004年   3301篇
  2003年   2600篇
  2002年   2257篇
  2001年   2241篇
  2000年   1547篇
  1999年   1225篇
  1998年   1323篇
  1997年   1250篇
  1996年   1241篇
  1995年   1045篇
  1994年   941篇
  1993年   768篇
  1992年   825篇
  1991年   765篇
  1990年   728篇
  1989年   66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后分析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该技术的相关特点给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智能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核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极具时代精神,富含问题意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本文以“通信原理”为例,阐述了新发展理念在课程改革中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有机融合,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安全和定位,而弹性网络架构又包括对网络切片、非公共网络、5G局域网和边缘计算的支持。希望从广度到深度,对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做透彻、全面的梳理,对其挑战做清晰的总结,从而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内容导读目前,针对潜在6G关键技术的场景与需求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面向未来更多类型终端的智能互联与新兴服务的需求,人工智能应用于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信道估计、编译码及接收机设计,解决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自主优化,基于泛在无线感知和边缘侧的强大算力构成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已成为6G无线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未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有人/无人交互、全息通信等场景下,面向未来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需求,存在许多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1发射基站地理环境甘肃省某县地形为东西两面环山,南北峡谷地形,该县广播电视发射基站选择在西山山腰处,邻县机场距离该县发射基站东南方向直线距离约80km,该发射站点恰巧在机场的航线正下方,垂直距离约4 km。距离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北面约500 m位置有一个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下简称无委会)的监测点。发射机站大致地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UPS应用》2021,(3)
众所周知,与4G相比,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连接能力,既能满足人与人的通信,还能满足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是构建未来万物互联社会的基础。在国内,以5G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作为一座以“科技”和“创新”著称的城市,深圳5G建设正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8.
9.
针对VHF/UHF频段电台仅能视距通信的应用局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流层散射传播体制的赋能通信技术,并对其原理进行了介绍。该技术在不改变现役VHF/UHF电台硬件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建立赋能站和加载对流层散射通信波形,可以在VHF/UHF电台与赋能站之间实现可靠的超视距通信。通过理论分析、信道特性试验以及通信试验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实现多个被动传感器的优化选择和合理布站,提高目标定位精度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