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6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912篇
化学   1489篇
晶体学   75篇
力学   638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1462篇
无线电   85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单良  查婷婷  孔明  洪波 《光学学报》2022,(2):250-259
韦伯分布在非线性寻优问题中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和全局搜索能力,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韦伯分布的布谷鸟搜索(WCS)算法来解决颗粒粒径分布反演的问题。使用WCS算法对服从Johnson’s SB分布、Rosin-Rammler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单峰颗粒系和双峰颗粒系进行颗粒粒径分布的反演,并分别与其他传统算法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CS算法的整体效果优于人工鱼群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且改进后的4种重尾分布CS算法的标准差比原CS算法提升2~3个数量级。目标函数散射光能加入噪声后,WCS算法比其他三种重尾分布的相对均方根误差值至少可降低1/2。使用小角前向散射测量系统对单峰颗粒系和双峰混合颗粒系进行实验研究,发现WCS算法的相对均方根误差比原CS算法降低约为40%。  相似文献   
3.
电子显微学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显微学是结构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研究生物大分子、超分子复合体及亚细胞结构的有力手段。本文先回顾了近期电子显微学在技术上的新进展,后概述了生物电子显微学的三个组成部分——电子晶体学,单颗粒技术,电子断层成像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研究现状。最后,对电子显微学与其他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的结合以及电子显微学的未来发展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常规透射电镜制样法、快速冷冻固定-冷冻超薄切片法及磷钨酸乙醇(EPTA)染色法在嗜铬颗粒透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中的应用,发现磷钨酸乙醇染色法能使嗜铬颗粒电子着色,从而较好地显示嗜铬颗粒的超微结构。同时磷钨酸乙醇染色法也以在一定程度上原位保留生物样品中元素,可以应用于检测样品元素含量的变化或比较样品元素含量的组间差别,提示磷钨酸乙醇染色法是一种可应用于透射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的经济简便的生物样品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氦氖激光对人胚腱细胞生长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氦氖激光促进人胚腱细胞增殖及分泌胶原的机制。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人胚腱细胞分为对照组、照射1日组、照射3日组及照射5日组。在氦氖激光照射的不同时相点,分别测定细胞DNA含量,cAMP水平及胶原分泌量。结果 在氦氖激光作用早期(1-3日),细胞cAMP水平与DNA合成均呈明显升高(P<0.05),细胞内信使物质合成及细胞增殖加快,但胶原分泌无变化,而在氦氖激光作用晚期(3-5日),当cAMP水平及DNA合成都不再改变时,腱细胞分泌胶原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氦氖激光可能通过作用于cAMP蛋白激酶A信号转导系统,从而调控人胚腱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提示临床应用氛氖激光促进肌腱愈合宜从早期开始,并且需要照射足够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简单回顾了Einstein 1905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与de Broglie 1923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验证过程,指出了这两种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差别,分析了波粒二象性的逻辑体系并指出:只要把Gan1995年揭示的“经典(电磁)场在结构上的颗粒性”当作“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就能构成“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完美组合,利用“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还可以把这“三种波粒二象性”和谐地统一起来。借助于经典条件下光的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精确的实验判决(见《光散射学报》)2006年第1期第75.79页《Lorentz-Compton佯谬与一个双赢判决性散射实验设计》)还可以完成“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和“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气体纳米颗粒团聚物两相流动双流体模型.模型中采用了Jung & Gidaspow (2002)测量的固相应力模量和王垚等(2001)提出的聚团曳力系数计算模型.对纳米颗粒团聚物的流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纳米颗粒团聚物的流化特性.模拟得出的床层膨胀比与文献中实验的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We report a facile and rapi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composite particles consisting of a polystyrene (PS) core and a uniform silver shell. The process involves the PS colloid surface swelling, the anchoring of silver ions and nanoparticles onto the surfaces, and the subsequent growth of metal seeds in a short period. The present approa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TEM images show the morphology of the obtained PS core-silver shell particles, and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nity are analysed by x-ray diffraction.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based on swelling PS surface for synthesis of silver-coated PS particles and may be implemented for preparing other metal-coated PS particles.  相似文献   
9.
A G 4.0 dendrimer-like poly (amido amine) (PAMAM) based on silica nano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via a divergent approach.It was built from γ-aminopropyi silica nanoparfides (APSN) core via repetitive addition of acrylate (MA) and hexylenediamine (HDA). FT-IR and EA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dendrimer during each step. The amino group content of the resulting product increased from 0.49 to 3.72 mmol/g after the 4th generation. In addition, the percentage of grafting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eneration and reached to 65.9% after 4th gener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ulting silica nanoparticles could be dispersed in methanol with a mean hydrodynamic particle diameter of 152.7 nm although the silica nanoparticles had agglomerated 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  相似文献   
10.
纳米颗粒的测量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于纳米颗粒测量的电镜观察法、X射线衍射线宽法、激光粒度分析法、比表面积法、颗粒沉降法、扫描探针显微术以及小角X射线散射等,并对其测量原理、测量过程、适用范围及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