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602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142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8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RLC电参量测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纹 《物理实验》2006,26(4):31-33
虚拟仪器在测试测量领域、自动控制和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本科生普通物理实验训练的起点,北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将虚拟仪器引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本文以虚拟RLC电参量的测量为例,介绍了虚拟仪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超声光栅实验及其多普勒频移的一种简单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光子学方法,对超声光栅衍射实验和实验中出现的多普勒频移现象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与采用光的波动性观点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及傅里叶变换等常规方法相同.该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衍射的本质和光的粒子性的理解并对光子的信息传递能力有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93W合金有关力学参量的综合选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93W合金材料进行了超声测量实验,并结合原有的超声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可以直接用冲击波速度关系式的三个系数c0 、λ和λ′来对钨合金的有关力学参量,如G0、K0、G0′、K0′等进行综合选评的方法。得到了一组对93W合金较为合理的力学参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LabVIEW的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试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温超导体临界特性的测量是近代物理实验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之一,本文通过使用GM制冷机,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和高性能采集卡,改进了传统的测量高温超导材料临界特性的实验装置.本测试系统不仅可以测量高温超导体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电流,还可以测量其失超传播特性.该实验对于学生了解超导体特性和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气垫导轨在刚体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新方法。即把气垫导轨和刚体转动仪结合起来来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使传统的气垫导轨实验和刚体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得以更新,提高了实验测量的精度,拓展了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6.
激光二极管反馈干涉的实验观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胡险峰  朱世国 《物理实验》2006,26(3):3-7,15
利用LabView软件虚拟示波器和信号源,观测了激光二极管反馈干涉实验现象.实验证明反馈回激光二极管的光的入射方向和入射光强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的带宽,对反馈干涉信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普勒效应测试仪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宁 《物理实验》2002,22(9):18-21
为了解决电磁波多普勒效应在实验室演示的困难,采用单片机和一系列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了一种演示电磁波多普勒效应的测试仪器,分析了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给出了该仪器的组成结构,介绍了该仪器铁特点。  相似文献   
8.
An in situ ultrason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was used to study the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of dicyclopentadiene catalyzed by bis(tricyclohexylphosphine)benzylidene ruthenium dichloride. A reaction cell employing a flexibl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window for pulse echo ultrasonic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polymerization. The changes in the density, wave speed, acoustic modulus, and attenuation were all simultaneously monitored. In comparison wit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data, the changes in the density, velocity, and modulus only accurately measured the rate constant for the metathesis of the cyclopentyl unsaturation. The ultrasonic values were within 6% of the values determined by FTIR.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metathesis of the cyclopentyl unsaturation was 84 kJ mol?1, following first‐order kinetics. Rate constan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the norbornyl unsaturation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by ultrasound. The gel point, vitrification, an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action rate could be determined from the change in the attenuation.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41: 1323–1333, 2003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仪器的人体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志强  欧阳黎  张永林 《光子学报》2002,31(11):1330-1334
本文运用光电无损检测技术,采用皮外反射式测量方法,通过光纤光谱仪和虚拟仪器构建人体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该平台适合于光子-组织相互作用基础研究及激光美容临床检测,可协助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和病变程度判别.文中给出几个吸收光谱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The basic damage and failure models of multiaxially reinforced composites with a thermoplastic matrix are presented and verif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a phenomenological model is introduced, where the damage is defined as a change in the elasticity tensor. For damage identification, a specific ultrasonic device was developed. A combination of an immersion set-up and a contact coupling device formed a system for an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stiffness-tensor components from convenient sets of velocity measurements. Linked to a tensile machine, it allowed us to measure the anisotropic damage of the new materials group caused by tensile loading. Russian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Mekhanika Kompozitnykh Materialov, Vol. 42, No. 2, pp. 221–234, March–April,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