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6篇
  免费   5039篇
  国内免费   1379篇
化学   3794篇
晶体学   672篇
力学   1505篇
综合类   132篇
数学   533篇
物理学   1856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602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1166篇
  2013年   1598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411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452篇
  2007年   1358篇
  2006年   1335篇
  2005年   1169篇
  2004年   1039篇
  2003年   919篇
  2002年   846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479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ilver nanoparticles (NPs) ranging in size from 40 to 100 nm were prepared in high yield by using an improved seed‐mediated method. The homogeneous Ag NPs were used as building blocks for 2D assembled Ag NP arrays by using an oil/water interface. A close‐packed 2D array of Ag NPs was fabricated by using packing molecules (3‐mercaptopropyltrimethoxysilane) to control the interparticle spacing. The homogeneous 2D Ag NP array exhibited a strong quadrupolar cooperative plasmon mode resonance and a dipolar red‐shift relative to individual Ag NPs suspended in solution. A well‐arranged 2D Ag NP array was embedded in polydimethylsiloxane film and, with biaxial stretching to control the interparticle distance, concomitant variations of the quadrupolar and dipolar couplings were observed. As the interparticle distance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the quadrupolar cooperative plasmon mode resonance decreased and dipolar coupling completely disappeared. The local electric field of the 2D Ag NP array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simulation and qualitatively showe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
The excitation of eigen surface waves by tubular electron beams in cylindrical discharge devices i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wave‐field azimuthal structure on the excitation efficiency and nonlinear stage of the plasmabeam instability is investigated both numerically and analytically.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saturation amplitude and exci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wave under study are derived. They are found to agree well with results obtained by numerical modelling of the plasma‐beam interactio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 2006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种光纤干涉仪等臂长技术,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光纤干涉仪的平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光学系统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机性能。根据生化分析的检测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该仪器光学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实现了两种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分析选择了较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非傍轴平顶高斯光束M2因子两种定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功率密度的二阶矩方法,推导出了非傍轴平顶高斯(FG)光束束宽和远场发散角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当w0/λ→0时,远场发散角趋于渐近值θmax=63.435°,与阶数无关·使用非傍轴高斯光束代替傍轴高斯光束作为理想光束,研究了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并与传统定义的M2因子作了比较·在非傍轴范畴,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不仅与阶数N有关,而且与w0/λ有关·按照定义,当w0/λ→0时,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不等于0,对阶数N=1,2,3时,M2因子分别趋于0.913,0.882和0.886·当N→∞时,M2因子取最小值M2min=0.816·  相似文献   
6.
非傍轴平顶高斯光束M2因子两种定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小平  吕百达 《光子学报》2006,35(3):431-434
基于功率密度的二阶矩方法,推导出了非傍轴平顶高斯(FG)光束束宽和远场发散角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当w0/λ→0时,远场发散角趋于渐近值θmax=63.435°,与阶数无关.使用非傍轴高斯光束代替傍轴高斯光束作为理想光束,研究了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并与传统定义的M2因子作了比较.在非傍轴范畴,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不仅与阶数N有关,而且与w0/λ有关.按照定义,当w0/λ→0时,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不等于0,对阶数N=1, 2, 3时,M2因子分别趋于0.913,0.882和0.886.当N→∞时,M2因子取最小值M2min=0.816.  相似文献   
7.
光纤的能量传输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项仕标  冯长根 《光学技术》2002,28(4):341-342
着重分析了影响光纤传输能量以及光纤传输中造成能量损耗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光纤材料、构造、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光纤的长度和芯径、光纤的数值孔径和热效应以及耦合等。同时 ,结合激光二极管点火的实例 ,分析探讨了其背景和应用价值。结论是 :为了尽可能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光纤输出的激光功率和激光功率密度 ,应当选取合适的激光工作波长、较小的光纤长度、较小的芯径和较小的数值孔径 ,应采用渐变折射率分布光纤 ,应减少弯曲与耦合  相似文献   
8.
Ji  X.    B.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2003,35(8):749-755
Based on the Collins formula and irradiance moments definitio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kurtosis parameter of super-Gaussian beams through a spherically aberrated lens is studied. Detailed numerical results are given. It is shown that, as compared with aberration-free super-Gaussian beams, the profile of spherically aberrated super-Gaussian beams can be leptokurtic, mesokurtic or platykurtic, depending on the aberration and propagation distance. The results for the spherically aberrated Gaussian beams can be dealt with as a special case treat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the advantage of our method is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9.
用于机械振动实时监测的光纤光栅有源传感装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把一对中心反射波长分别为1562.11nm和1562.71nm的光纤光栅粘贴在均质、等厚、等腰三角形悬臂梁上下表面作为环形腔光纤激光器端镜,当机械振动激励自由端时,通过观测激光输出脉冲,地施加于自由端的机械振动的频率进行了实时监测;观察两光栅波长漂移量差值的变化,可在0~6.1mm的范围内判断所测振动的振幅。低于100Hz时,实验结果与实际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工业和医疗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课题,因为它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但是,强流离子束形成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抑制、控制和消除这类现象,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混沌的复杂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并寻求和发展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就向强流离子束物理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及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方法,它们包括: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小波反馈控制法,变结构控制法,延迟反馈控制法,参数自适应控制法等,进行重点的介绍。对上述课题当前的主要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综述的评论。最后,指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这个崭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