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化学   315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62篇
物理学   15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线径向挤压变形对其慢波结构冷测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用MAFIA软件的准周期边界条件计算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的色散和耦合阻抗,以及用ANSYS软件对螺旋线径向挤压变形建模的方法,并对螺旋线受挤压径向变形对其冷测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螺旋线径向挤压变形会导致相速增大,而在通常的变形范围内耦合阻抗也会增加;当变形继续增大时耦合阻抗上升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2.
利用爆磁压缩发生器产生高功率脉冲高电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爆磁压缩发生器产生脉冲高电压技术可以用于产生高功率微波及强电磁脉冲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利用螺旋型爆磁压缩发生器(HEMG)驱动电爆炸丝功率调节系统产生高功率脉冲高电压的实验方法和主要的结果。在利用HEMG驱动电爆炸丝断路开关(EEOS)产生脉冲高电压实验中,获得了最高电压700~800kV,功率大于20GW的脉冲输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2,5-二溴苯乙烯与对甲酰基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得到2,5-二(4′-甲酰基苯基)苯乙烯.在催化剂量的冰乙酸存在下,与光学纯的(S)-(-)-α-甲基苄胺或(R)-(+)-α-甲基苄胺发生缩和反应,得到了一对手性非外消旋单体,(+)-2,5-二{4-′[(N-(S)-α-甲基苄亚胺基)次甲基]苯基}苯乙烯和(-)-2,5-二{4′-[(N-(R)-α-甲基苄亚胺基)次甲基]苯基}苯乙烯.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或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经自由基溶液聚合得到光学活性聚合物.比旋光度、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圆二色光谱研究表明,聚合物主链可能形成了某一方向占优的稳定螺旋构象,且该螺旋构象的旋光方向与单体的旋光方向相反.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的光学活性有很大影响,在极性较大的芳香族溶剂和较高温度下得到的聚合物具有和单体相差更大的比旋光度.侧基的手性基团脱除后,聚合物仍具有一定的旋光性,说明聚合过程中形成的螺旋手性具有一定的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4.
三维内肋管内插入螺旋扭带的强化传热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以水和乙二醇为工质,在Re数范围为:600~40000,Pr数范围为:5.5~110之间,对四根分别插入三种不同扭率螺旋扭带的三维内助管内的换热和流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内肋管内加装扭带的强化传热技术适用于低Re数下高Pr数工质的管内对流换热强化。根据实验值得到了流阻和换热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轴线起爆式螺线管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理论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轴线起爆式螺线管型爆磁压缩发生器进行了理论模型研究,建立了爆炸管的一维爆轰驱动模型、螺线管内空间磁场强度分布模型、爆炸管外表面磁压力模型和发生器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等,对此类发生器的物理过程进行系统描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零维数值模拟程序CEMG 1.0,利用该程序分别对四种不同模型参数的发生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参数优化,并对其中一模型发生器爆炸管外表面的磁压力及其引起的剩余电感进行了计算,给出了剩余电感与初始输入条件及负载电感的关系,从而得到该模型的输出性能极限。对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实例验算证明。  相似文献   
6.
The disadvantages of Normally White Twisted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NW-TN-LCD) were discussed. The reason that the negative birefringent polyimide thin filmswere used to compensate NW-TN-LCD to decrease off-axis leakage, improve contrast ratiosand enlarge viewing angles was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A certain polyimide thin film wastaken as an example to show compensation effect on NW-TN-LCD.  相似文献   
7.
The generalized cyclic cohomology is introduced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deformed commutators . Some formulas related to the trace of the product of -deformed commutators are established. The Chern character of odd dimension associated with -deformed commutators is studied.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由H2PDC合成的新型维层状无机-有机骨架晶体Ni(PDC)(H2O)2(H2PDC=吡啶-2,5-二羧酸), 该化合物的一层是由右手螺旋Ni—O—C链与左手螺旋Ni-pdc链组成, 而邻近的一层则是由左手螺旋Ni—O—C链与右手螺旋Ni-pdc链组成, 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 用ICP、TG、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The photophysical processes of 4-formacyl-triphenylamine (FTA) and 4,4'-bisformacyl-triphenyl-amine (BTA) have been studied. The fluorescences of FTA and BTA with donor (triamine) and acceptor (formacyl) moieties show the 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ICT) emission in polar solvents and photoinduced charge transfer (ICT) emission in nonpolar solvents. These c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solvent effect, temperature effect and the quenching process by strong electron-deficient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0.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metal selenite [Fe2(H2O)4(SeO3)2] (1)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al analyses, IR spectrum, TG analysis and th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6.5283(13) Å, b=8.8754(18) Å, c=7.6798(15) Å, (=98.82(3)β, V=439.71(15) Å3, and Z=2. Compounds 1 exhibits interest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constructed from {FeO6} octahedra and {SeO3} pyramids linked via the corner- and/or edge-sharing mode. The most interesting structural feature of compound 1 is that the existence of multidirectional intersecting double helical chains in one comp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