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博文  苏绍璟  黄芝平  郭浩 《应用声学》2014,22(6):1926-1928,1931
针对ATCA构架体系中由IPMC没有完全按照规范要求设计而引发的兼容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RM 9的通用IPMC载板设计方案;该方案以ARM 9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合理的硬件电路,符合PICMG 3.0规范和IPMI 2.0标准,可以适应各种背景的ATCA板卡管理;选取Radisys机箱作为实验平台,IPMC载板可以实现对ATCA板卡的管理并且与机箱管理进行可靠通信,有效验证了载板的可行性和通用性;通过将载板搭载在不同的FRU上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载板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2.
刘斌  孙铨钰 《应用声学》2014,22(5):1594-1596,1612
为了解决传统加固服务器主模块可靠性差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TCA架构的加固主模块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了基于冗余-48V的高性能服务器处理器供电电路设计技术、基于ECC校验的DDR2高带宽数据存储电路设计技术、基于SATA的高速存储技术等关键技术;经过了大量的测试和试验验证,该种新型的加固服务器主模块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维护电脑的经验,论述了计算机系统死机故障黑屏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武汉瑞达信息安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达公司)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技术的高新科技产业公司。公司将计算机主板设计、集成电路设计、IC设计、计算机先进体系结构、密码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现致力于信息安全领域新产品的研  相似文献   
5.
陈岩申  张波  管少辉 《应用声学》2015,23(5):1512-1514
为了对PC104主板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PC104主板工作原理及其总线时序,提出了一种基于ARM+FPGA的嵌入式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德州仪器(TI)双核架构的高性能芯片OMAPL138中的ARM核来实现检测系统的应用管理,DSP核实现数据的处理,并利用FPGA技术来实时采集PC104总线数据;检测系统在Linux操作系统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了PC104主板的各种功能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检测快速可靠,为PC104主板的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CPU发热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处理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具有多个CPU的服务器级主板散热问题更加显得突出.本文根据ATCA服务器级主板设计要求,通过实验测试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出铜质热沉与铝质热沉在不同空气流量下对整个主板散热能力的影响,提出进一步改善散热效果的方法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阐述了基于PC104主板自主实现的一个嵌入式Linux,以及在该嵌入式Linux平台上基于Linux图形开发软件Mini GUI开发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软件。该软件利用PC104的RS232接口和北斗接收机的RS232接口进行数据通讯,实现了北斗系统的定位、通讯、授时三大主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位查询和通讯功能实现了对下属车辆或船舶等的调度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PC104主板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PC104主板工作原理及其总线时序,提出了一种基于ARM FPGA的嵌入式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德州仪器(TI)双核架构的高性能芯片OMAPL138中的ARM核来实现检测系统的应用管理,DSP核实现数据的处理,并利用FPGA技术来实时采集PC104总线数据。检测系统在Linux操作系统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了PC104主板的各种功能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检测快速可靠,为PC104主板的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微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中,成功修复了一批发生故障的机器,本文对故障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磁辐射作用于计算机主板的模拟及效应评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电磁辐射(EMR)效应评估的方法:通过区域分解并且引入子域敏感因子,采用电场强度的加权平均作为EMR效应评估的参考指标。以一款普通计算机主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EMR作用下计算机主板耦合的电磁场分布。基于该效应评估方法,比较了3~12 GHz 的平面电磁波在0°~90°入射时对计算机主板的效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平面电磁波入射角度的增加,EMR对计算机主板的影响趋于减弱;EMR频率的变化对效应没有显著影响。当EMR入射角度为40°时,最高主板表面耦合的电场强度达到最大值;0°入射时,主板上平均电场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入射EMR频率的升高,主板表面的最大电场强度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