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4篇
化学   12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31篇
物理学   2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先荣  郭璐  孟杰  赵恩广 《中国物理 C》2002,26(11):1125-1133
用粒子–转子模型和推转壳模型研究了6个粒子分别填充在单j壳和双j壳上的混沌行为.分析了单j壳和双j壳情况下能谱的最近邻能级间距分布和谱刚度随自旋及推转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组态空间大小不变时,系统在双j壳(g7/2+d5/2)情况下比在单j壳(i13/2)情况下更规则,而当组态空间从单j壳(i13/2)扩大到双j壳(i13/2+g9/2)时,系统的混沌程度变化不大.同时比较了将6个粒子的两体相互作用分别取为δ力和对力时的系统的混沌行为  相似文献   
2.
用推转玻尔-莫特森哈密顿量研究了A~190区20个核的55条超形变带.通过拟合实验测得的E2跃迁能量值,确定了各带的能级自旋,得到了质量参量B1和硬度参数C0.B1和C0都显示出明显的奇偶性. superdeformed bands in 20 nuclei of the A ~190 region are studied with formulas derived from the Cranking Bohr Mottelson Hamiltonian. From fitting the experimental E γ , the level spins are determined and mass parameter B 1 and rigidity parameter C 0 are obtained. The B 1 and C 0 values show clear odd even effects.  相似文献   
3.
改进黏度在线凝胶色谱的测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黏度在线凝胶色谱是一种同时配备浓度和黏度检测器的凝胶色谱,由于其测定过程简单直接,被越来越多地广泛采用,但因为数据处理方式和仪器精度的问题,其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与分散度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实验表明,选择适当的谱峰叠加处理、改进普适校正曲线精度、调整标样进样方式以及选择合适的积分点等手段可以明显改善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与分散度的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常压升温下油煤浆表观黏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油煤浆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利用高温黏度计测定了煤浆体系的黏度,考察了溶剂、煤浆浓度、煤中含水量和不同显微组分等因素以及剪切速率、配浆温度、溶胀作用等对煤浆黏度 温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下影响煤浆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溶剂本身的性质,煤浆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继续升高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黏度变化不大,这是由溶剂性质以及煤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温度达到约220℃后继续升高温度溶胀作用逐渐占优势,从而导致煤浆体系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三种基于热力学通用几何模型预报多元金属熔体黏度的数学模型. 推导了各预报模型的黏度计算公式. 用Ag-Au-Cu三元金属熔体黏度的实验数据对三种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比较, 分析了各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 讨论并推导了各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扩展应用. 在此基础上预报了Cu-Ag-Sn三元金属熔体的黏度, 各模型的预报结果基本一致, 实验测定了Cu-Ag-Sn的部分黏度值, 结果与预报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型的离子液体,胆碱类低共熔溶剂具有相比于其他离子液体更为突出的特点,如低毒、生物可降解、价格低廉等,这些特点使得此类离子液体在绿色化学和工程化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胆碱类低共熔溶剂的凝固点、熔点、溶解度、黏度、表面张力、电导率等物性随温度、组成、水分等因素的变化及理论预测模型,并介绍了胆碱类低共熔溶剂在润滑、功能材料制备、电化学、有机合成及生物质催化转化等方面的潜在应用。最后就胆碱类低共熔溶剂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对其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有限元分析方法中,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对焊接管结构进行离散是最为精确的建模方法,但对三维实体模型分析时会划分大量单元,导致计算时间冗长。工程中常把焊接管结构简化为刚架模型,即刚性连接的杆系系统。这种建模方式忽略了节点的局部柔度,过高地估计了整体结构的刚度,使计算结果偏于危险。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节点处引入虚拟梁单元,使其等效模拟节点的局部变形,还原支管真实长度。为了验证节点柔度对焊接管结构的影响,对典型的焊接管结构缩尺,进行了推覆试验。分别采用壳单元模型、刚架模型及引入虚拟梁单元的简化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刚架模型会过高的估计焊接管结构的刚度,而简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壳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光散射法对R32/PAG润滑油混合体系的动力黏度和质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范围从293.15?353.15 K,压力范围从0.09?1.26 MPa,共计获得16个数据点.R32/PAG体系的表面波散射特性属于过阻尼区,当温度一定时,R32/PAG混合物的黏度随着R32所占比例的升高而减小.本文黏度、质扩...  相似文献   
9.
细胞黏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环境参数,影响着物质的转运、代谢、信号传递以及细胞分化与凋亡等生理活动.细胞黏度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开发可用于细胞成像的黏度荧光探针对理解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靶向定位不同细胞器且可用于细胞成像的黏度荧光探针,从结构设计、检测机制、生物...  相似文献   
10.
在液体中做受迫振动的摆球可以在特定的情形下达到共振,所以只要改变摆球的摆动频率,并测量摆球达到最大摆幅时的共振频率,就能实现流体黏度的测量.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了在0.1~1.5Pa·s范围内黏度与共振频率呈线性关系,给出了计算流体黏度与共振频率的简化公式,设计了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理论.探究了摆长、温度和Q值对流体黏度测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实验系统的性能误差和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