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力学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寿沧 《物理通报》2006,(10):59-62
人类虽然在2000多年前就预言了原子的存在,然而可以断言,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无论这个人智商有多高,无论这个人的想象力有多强,能够预言原子的种种神奇.因为在原子的世界里不仅不同于我们熟悉的任何东西,也不同于所能想象的任何事情.物理学家费曼曾说:“它显得又古怪,又神秘.”  相似文献   
2.
一 拉普拉斯妖消失了.从前一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他消失在微观的量子世界里,消失在宏观的混乱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除要求学生审题时要抓住题中的重点字、词、句外,还要培养学生“再审题”的良好习惯.对于试题,学生拿到后,往往没审清题目的题设和结论及其内在联系,就凭直觉按某一思路做下去,有时做得很繁琐,有时甚至做不出.若学生有了再审题的习惯后,当题目做不下去时,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宇宙中的出现,就使得世界上有些事物会有两部历史.譬如说一块稀世的钻石,它孕育在古火山的中心,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经亿万年岁月,渐变生成,这是大自然为它的“生命”撰写的自然史;被人们发现后,切割、磨琢、转辗人间,就有了人类为它的“传奇”撰写的漫游史.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陆琰院士在给本刊厉光烈主编的来信中推荐了这里刊登的许伯威教授生前写的几篇短文,现将他的来信抄录如下:“光烈:许伯威是上海交大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也是我的一位很好的北大老同学。不幸,他已在半年前病逝。他是一位很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特别是他为人非常好,真正作到了淡泊宁静。他的后事做得十分低调,在他病重的时候,甚至也不让人知道。这些情况可从我们(罗辽复、杨国琛、王凡和我)在他逝世后给他夫人和家属的信中看出。最近,从他的夫人李翰芳老师那里见到了许伯威教授生前写的几篇短文,觉得也挺感人,特此推荐给贵刊(现代物理知识),请审阅。陆埮”。  相似文献   
6.
一 约在400万年前,人类的直接祖先在地球上出现了,他们一睁开迷茫的双眼,就会看到两件事:一件是看到了周围的"东西",如树木、流水,飞禽、走兽,星云、日月等;另一件是看到了这些"东西在动",如树枝的摇晃、溪水的流动,禽兽的飞奔,星移云游和日月运行等.几百万年过去了,如以今天的人们看到的世界与最早的人类看到的世界相比,也许只是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进展,看到的仍然是"东西"和"东西在动".  相似文献   
7.
一 通常所说的消失,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物件的隐去,如空中小鸟,飞高飞远,在人们的视线中看不见了;二是指功能的衰竭,如一位老年人,机能衰退,听力丧失,在某个年龄之后听不见了.因此,从时间和空间的视角来看,消失是指在原先时空中的某个物件或某种功能的存在,在新来到的时空中遁去了.  相似文献   
8.
周宏梅 《中学数学》2012,(14):59-60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易导致学生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后果.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数学老师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为了寻求一种可操作、有效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本人进行了多年的探索,通过实践证明让学生撰写"数学随笔"是  相似文献   
9.
人类很早就在寻找宇宙万物的组成,古希腊最早的唯物论派从物质世界的内部寻找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宇宙万物都由“种子”组成,德谟克利特在这种“种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宇宙万物是由原子组成的猜想.稍晚的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万物皆由土、水、气和火四种元素构成,中国古人也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春秋时出现的五行说,提出宇宙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组成;西汉哲学家杨雄把“玄”看作是生天生地的宇宙本体;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认为“天地施气,自然化生万物”,认为宇宙万物本源是“气”。  相似文献   
10.
谈数学随笔     
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现在教育界的流行口号,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通过自学才能不断提高。如果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没有任何“见解”,对其价值无所问、无所知,那么这样的自学充其量只是形式上的自学,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反思,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写数学随笔.数学随笔是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知识点、解题技巧、各种方法的优劣、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等的记录.数学随笔更是想象的天地: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