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巧构模型妙除"顽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邦成 《数学通报》2006,45(8):41-4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错误的结论,学生甚至我们老师都信以为“真”,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根深蒂固,若不根除,作为师者会误人子弟、蒙受“水货”之虞,作为学生则会以讹传讹、谬误不分,贻误其成长.罗增儒教授曾指出:有些传统题目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无任何改进,从这本杂志抄到那本杂志,从老的资料抄到新的“编著”.在局部上,既有流行的错误变成了“佳题巧解”,又有正确的解法屡遭“更正”.至于“凡偶函数都没有反函数”。  相似文献   
2.
孟拥军 《物理通报》2006,(11):14-17
1问题提出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有些错误观念是长年积累形成的,具有广泛性、顽固性、隐蔽性;并且,随着物理教学的不断进行,新的错误又会不断形成和发展.所以如何纠正错误观念以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物理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关于物理学科"前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概念(preconception)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它称之为“日常概念”、“自发概念”或“自下而上的知识”。国内有些学者把它翻译为“个人概念”、“先验概念”、“先入概念”、“错误观念”、“相异构想”、“前知识”、“前科学概念”等等,在本文中我们称之为“前概念”.  相似文献   
4.
瑞林 《物理通报》2005,(11):57-57
如果一个13~19岁的少年对学习物理感到困难,那可能是因为他的大脑被有关科学的错误观念所主宰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