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22篇
物理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钠—硫磺法合成聚苯硫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钠和硫磺为原料,六磷胺作溶剂合成了聚苯硫醚。本工作表明,反应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硫八元环断裂生成了由硫化钠和六磷胺组成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再与对二氯苯反应生成聚苯硫醚。本工作还对钠与溶剂的反应及反应中微量水的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超声辐射法制备银纳米微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有机介质十氢化萘中,以金属钠、硝酸银和油酸钠为起始原料,通过超声辐射使金属钠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成功制备了油酸表面修饰的Ag纳米微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热分析仪对其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油酸表面修饰Ag纳米微粒粒径较小,平均尺寸为10 nm,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且具有面心立方晶型结构.热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含有约9.7%的有机物,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直接溶样-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金属钠中的杂质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实验快堆(CEFR)选用金属钠做为冷却剂,其中杂质钾对它的热性能产生影响。为了核级钠中钾的含量,建立了直接溶样-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钠中的杂质钾的方法。实验中研究了超声波加湿溶样系统,优选了燃气(C2H2)、助燃气(Air)流量和燃烧器高度等工作参数,研究了酸效应、基体钠和共存元素的干扰效应。进行了高纯钠中加钾的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4.7%-10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2%。本方法能够满足核级钠中杂质钾的分析要求,也适应于工业钠和高纯钠中钾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俊生 《化学教育》2007,28(7):61-6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且金属钠和煤油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因此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教师都默认学生也认可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金属钠能保存在煤油中有2点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稀土氯化物对碱金属氢化反应的催化作用。金属钠在稀土氯化物LnCl~3(Ln=La,Nd,Sm,Dy,Yb)和萘的催化下,在常压、40℃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稀土氯化物的催化活性顺序为LaCl~3>NdCl~3>SmCl~3>DyCl~3>YbCl~3。金属锂可发生类似反应,生成LiH;但其反应动力学曲线与金属钠相比明显不同。稀土氯化物对金属钾的氢化反应不显示催化作用。对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表明:碱金属与萘反应生成的阴离子自由基型物种可能是氢化反应的中间体,稀土氯化物的作用是催化该中间体的氢化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是一类大比表面积(NaH的比表面积为83m^2/g)、多孔性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可自燃。它们具有比一般市售碱金属氢化物高得多的反应活性,并能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组成高活性烯烃加氢催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稀土氯化物对碱金属氢化反应的催化作用.金属钠在稀土氯化物LnCl_3(Ln=La,Nd,Sm,Dy,Yb)和萘的催化下,在常压、40℃下能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稀土氯化物的催化活性顺序为LaCl_3>NdCl_3>SmCl_3>DyCl_3>YbCl_3.金属锂可发生类似反应,生成LiH;但其反应动力学曲线与金属钠相比明显不同.稀土氯化物对金属钾的氢化反应不显示催化作用.对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表明:碱金属与萘反应生成的阴离子自由基型物种可能是氢化反应的中间体,稀土氯化物的作用是催化该中间体的氢化反应.该反应的产物是一类大比表面积(NaH的比表面积为83m~2/g)、多孔性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可自燃.它们具有比一般市售碱金属氢化物高得多的反应活性,并能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组成高活性烯烃加氢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李明艳  梁红梅  王锦化 《化学教育》2006,27(11):55-55,64
为解决新课标《化学1(必修)》和普通中学化学教科书中钠燃烧实验存在的玻璃管易破裂、现象不易观察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对该实验的装置、材料和演示方法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在封闭的装置里进行钠燃烧实验的新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廖旭杲 《化学教育》2008,29(11):72-73
1 问题提出 高中化学新课程苏教版<实验化学>(2006年2月第1版)第25页课题"乙醇和苯酚的性质"中"实验一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内容为:"在2支干燥的试管里各加入2 mL乙醚,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乙醇,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5 g苯酚,振荡.  相似文献   
9.
王维琪  程萍 《化学教育》2021,42(5):82-82
采用电子放大镜对钠在空气中的切片实验进行观察,发现钠表面变白的同时也变湿润,且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引入钠与水的反应并进行实验改进。1钠切片实验的设计与新发现选择小型电子放大镜(Digital Microscope HJ-1000X)进行观察并用电脑中配套软件(HiView)接收数据。实验发现,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钠表面变白,且逐渐变湿润、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推测,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仅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会与水反应。  相似文献   
10.
杜伟基 《化学教育》2002,23(7):73-73
在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1995年版第一册第四章碱金属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