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永巨 《珠算》2002,(2):31-31
翻开《中国当代数学家与数学英才辞典》,映入眼帘的是黑龙江省克山县财政局干部,中国算史研究者潘红丽事迹。(注:①海南出版杜1999年10月版)  相似文献   
2.
 (七)冼鼎昌教授冼鼎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35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被聘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1959年至1964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1965年后,先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在海德拉巴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菲尔兹奖授予俄罗斯数学家S.Smirnov与其他三位数学家.1990年京都大会以来俄罗斯数学家连续6届荣膺此奖.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从1936年第一次颁发菲尔兹以来俄罗斯的获奖人数占到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1 中学数学英才教育的认识 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看似经济和政治的竞争,实是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各国教育家都清醒地认识到,高、精、尖的技术人才,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人文学家,用带有科举烙印的常规教育模式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英才的培养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也愈来愈重视英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这一英才会聚的群体里,又增加了38位新成员.学部委员,是科学界最有成就的一批科学家,他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不同的学科领域内,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做出贡献.为使广大读者了解新增委员的主要贡献与成就,本刊新辟《数理学部新英才》栏目,除任步雪同志向本刊提供10名学者的简介文章外,还将邀请他们所在单位专家撰文报道.希望广大读者给予重视,我们期待着您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胡仁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1931年7月生于浙江江山.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物理系,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6年至1958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58年回国后,被聘为二机部221厂实验部三室副主任、实验部副主任,二机部九院二所研究员、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核工业部九院副院长、代院长、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科学数理学部委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和核爆炸实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数学英才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正常的学生只要通过积极努力,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都可能较好地掌握学校数学的全部内容.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在数学上的才能是不尽相同的.正如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杰出的数学家一样学生数学才能的发展,受其天赋素质,所受的教育和环境等影响.在数学教育中,较早地识别和培养数学英才,是现代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现实要求.本文试就如何正确认识数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教育理论大环境的不断改善,关于英才教育的讨论也逐渐热烈,英才教育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当前,不少学校都把实施英才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我们高中教育阶段,确实有部分学生,他们禀赋优秀、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并对某一门学科具有特殊的爱好,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特长生.  相似文献   
9.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委会例会(ICMI)2011年2月2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新西兰,法国,以色列,葡萄牙,哥斯达黎加,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德国和南非的11位执委及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就即将开展的国际数学教育的各项工作和即将举行的会议日程进行了深入沟通.执委会后,中国数学会基础教育委员会(ICMI-CHINA)2011数学教育国际论坛2011年2月25  相似文献   
10.
论:英才教育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先生极为关心中学英才教育,多次与本刊主编探讨这一关系千秋大业的话题.他在年事已高、科研繁忙之时,还审阅了张大同先生的《论“英才教育”》一文,写下了极为重要的评语,这对搞好英才教育、培养栋梁之材有着积极作用。王淦昌先生审阅张大同先生此文的意见如下:“当此举国上下都在从事科技兴国的伟大事业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发现英才、培养英才,以为国家所用。兹介绍关于这方面有丰富经验因而有很大贡献的张大同同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物理学教师)的一篇文章。从这里可以得到启发,如何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的物理或其他学科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