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7篇
  免费   2931篇
  国内免费   4641篇
化学   11746篇
晶体学   380篇
力学   136篇
综合类   247篇
数学   267篇
物理学   979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866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1109篇
  2007年   1000篇
  2006年   1063篇
  2005年   1011篇
  2004年   946篇
  2003年   914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815篇
  2000年   726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654篇
  1997年   647篇
  1996年   650篇
  1995年   656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476篇
  1992年   437篇
  1991年   485篇
  1990年   416篇
  1989年   457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锡苯和铅苯的[2+2],[4+2]及[4+4]二聚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考察了Sn(Pb)原子上的2,4,6-三甲基苯基(Mes)取代基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反应均为协同过程,且大多数情况下,2个C—Sn(Pb)键同步形成.[2+2]和[4+2]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比相应的[4+4]反应容易进行,而[4+2]反应在动力学上比相应的[2+2]反应有利.Sn(Pb)原子上的Mes取代基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铅苯的动力学稳定性与锡苯相当,但其热力学稳定性高于锡苯.  相似文献   
4.
5.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ph5.0的HAc-NaAc介质中,痕量铁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紫脲酸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0-0.40,0.40-2.0μg/25mL,检出限为8×10^-11g/mL,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锂合金中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在笑气-乙炔火焰中测定铝锂合金中锂的最佳条件。其电离干扰可通过加进钾进盐来控制。应用本法测定合金中 锂的含量,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催化荧光熄灭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崔毅 《分析化学》1993,21(4):494-494
1 引言 根据Fe(Ⅱ、Ⅲ)可同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苯胺磺酸钠的反应,发现二苯胺磺酸钠被紫外光照射可发射荧光,而反应产物苯醌则不发荧光,借此可通过测量二苯胺磺酸钠的荧光熄灭,间接地测定天然水中总微量铁。  相似文献   
8.
Ag+掺杂的立方相Y2O3:Eu纳米晶体粉末发光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自燃烧法制备了不同Ag+掺杂浓度的Y2O3:Eu纳米晶体粉末样品([Y3+]∶[Eu3+]∶[Ag+]=99∶1∶X,X=0—3.5×10-2),以及通过退火处理得到了相应的体材料.根据X射线衍射谱确定所得纳米和体材料样品均为纯立方相.实验表明在纳米尺寸样品中随着Ag离子浓度的增加,荧光发射强度随之增加,当X=2×10-2时达到最大值,其发光强度比X=0时提高了近50%.当Ag离子浓度继续增加,样品发光强度保持不变.在相应的体材料样品中则没有观察到此现象.通过对各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透射电镜(TEM)照片和荧光衰减曲线的研究,分析了引起纳米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是由于Ag离子与表面悬键氧结合,从而使这一无辐射通道阻断,使发光中心Eu3+的量子效率提高;Ag+的引入所带来的另一个效应是使激发更为有效.这两方面原因使发光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接触性摩擦是一个物体表面上的原子“突起”滑过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原子“凹陷”产生的。康奈尔大学的赛佩·库恩(SeppeKuehn)和同事,利用0.25毫米长、几千个原子厚的单晶微悬臂梁,观测相距1纳米的两表面间的非接触性摩擦。使悬臂梁与一个表面垂直,并使其向下做如同钟摆一样的运动,在这样的运动状态下调整悬臂梁,悬臂梁将因感应到下方表面的摩擦而慢下来。令人吃惊的是,非接触性摩擦力依赖于样本的化学性质。通过研究不同聚合材料的化学依赖性,这几位研究者直接检测了因样本中分子运动导致弱电场波动而产生的摩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