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3篇
化学   20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33篇
物理学   4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在过渡金属铁、镍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N1s峰,表明γ-APS膜中的氨基有两种存在方式:自由氨基和质子化氨基。实验中还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研究金属/γ-APS体系中界面层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SERS结果表明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且γ-APS分子在外加电位等条件的影响下吸附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结果在微观上显示电极表面的γ-APS膜上形成了一种较规则的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与基底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羰基镍分析报警仪运用化学发光原理构成,不仅适用于羰基镍生产车间现场的检测和报警,也适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检出限达0.037mg/m^3(0.5ppb),响应时间2min。  相似文献   
3.
基于PROFIBUS注塑车间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塑料产品产量的增加,许多企业都建有一定规模的注塑车间.对车间内的注塑机进行有效的计算机监控管理,能及时掌握注塑机的运行状况,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采用一种基于PROFIBUS现场的总线技术,给出了注塑车间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原理、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组态的实现,该系统可同时对多台注塑机进行现场及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常用的继电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正在发展、兴起的在线可编程器件CPLD/FPGA的特点及在逻辑控制中特点及应用,为正确选择三种控制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场表面拉曼光谱研究Fe-Mo合金诱导共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表面拉曼光谱结果显示,在0.2mol·L-1Na2MoO4,pH=4.0的溶液中,电位正于0.5V(vsSCE)时只观察到多钼酸盐的拉曼峰(940、880和450cm-1).负于-0.5V时,出现中心位于730cm-1的宽峰.同时电极表面有蓝色膜生成.表明混合氧化态(MO(Ⅳ),MO(Ⅴ))氧化膜的形成.730cm-1的峰在-1.9V时仍然存在,说明氧化膜没有被进一步还原.在钼酸钠溶液中同时含有0.1mol·L-1FeSO4和0.2mol·L-1柠檬酸时,中间态氧化膜的拉曼峰的中心移到740cm-1.且峰强度随着电位从-1.3V负移到-1.9V而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电极表面沉积层呈银白色,说明由于Fe2 的存在,钼的中间态氧化膜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能够被进一步还原形成Fe-Mo合金,表现出诱导共沉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现场透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高氯酸四苯基卟啉合锰(Ⅲ)在二氯乙烷溶液中电极氧化还原的机理,发现了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证据,表明该锰(Ⅲ)卟啉的第一步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发生在金属中心上,生成锰(Ⅲ)卟啉,而第一步氧化反应是发生卟啉环上,生成锰(Ⅲ)卟啉环阳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7.
挥发性有机物(VOCs)影响车内空气质量和驾乘者的身心健康。自主研发的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SPI-MS 2000),实现了有机物分子的单光子电离,产生无碎片的分子离子,可实现秒级响应,仪器的质量分辨率优于800 FWHM,质量精度优于0.02 amu,对甲苯的测定限优于3μg/m^3,且在3~8000μg/m^3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仪器应用于某客车车内空气的在线检测:在5 s内检测到20多种微克~毫克每立方米量级的有机物。该仪器在车内VOCs现场快速监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刘宇  林祥钦 《应用化学》1998,15(2):44-47
用循环伏安与现场可见紫外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氯化4-特丁基苯氧基铁酞菁[(TbPc)Fe(Ⅲ)Cl]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其正电位区经历了两步氧化过程,对应于Fe(Ⅲ)/Fe(Ⅳ)以及Fe(Ⅳ)/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反应,负电位区还原过程经历了Fe(Ⅲ)/Fe(Ⅱ),Fe(Ⅱ)/Fe(Ⅰ)和Fe(Ⅰ)/阴离子自由基生成的3个步骤,阐述了配位效应对氧化还原机理的影响.指出Fe(Ⅳ)不寻常价态的出现,是阴离子Cl-的轴向配位对超常价态起到稳定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关键技术进展及国内外发展现状。介绍了海关现场查验中利用其轻巧、附件选择丰富、分析软件功能强,特别与具备高灵敏度的表面增强拉曼技术结合在危险化学品及两用物项和技术的监管、旅检和快件通道可疑物质的鉴别以及打击"芬太尼"类新精神活动物质的筛查等场景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了市场上口碑好、占有率高的3款便携式水质现场应急检测设备,通过准确度、精密度、检测时长及价格等指标,以权重积分法对3款仪器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德国MN公司的PF-12型便携式多参数分光光度计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