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物理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旋转工况的小型液冷源,该液冷源采用强迫风冷换热器的原理。液冷源液路循环采用闭式系统设计以适应旋转工况的要求,液位检测采用光电式液位传感器,通过单向阀和电磁阀的组合使用可有效防止水锤效应。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液冷机组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对设备和人员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对某300k W制冷量的液冷机组进行了振动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和机组模态仿真情况,对机组进行了被动减振设计。减振后的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减振处理可有效降低工作时机组到安装基础的振动传递率,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是一种新型的蓄热-传热功能流体,目前对相变微胶囊与基液流固传递作用认识的欠缺,导致宏观上对悬浮液流动传热性能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本文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模拟相变微胶囊在液冷微通道内流固作用下的流动传热特性,对比普通颗粒及相变胶囊对液冷微通道壁面温升的抑制作用,考察胶囊位置、形状及数量对壁面温升抑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囊及颗粒均对它们上游区域的壁面温升产生抑制作用,而胶囊的相变使得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胶囊越靠近壁面自旋运动越快,越有利于流体与壁面的换热,对壁面温升抑制效果越强,尤其是靠近受热面时;相比椭圆形胶囊,圆形胶囊自旋运动更激烈,对壁面温升抑制效果更优;随着加热区内胶囊数的增加,最大抑制效果在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源相控阵天线阵面散热问题,设计了一种冷板作为热沉、子阵外壳为均温板的散热结构,通过热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该冷板的散热性能,在此基础上对冷板结构进行优化,采取冷板作为流量分配网络、子阵盲配通液的散热结构改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散热结构相对原散热结构的冷板散热性能有较大提升,子阵外壳与冷板的温度和温差有较大改善,为冷板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工作中散热量很大,广泛采用液冷方式进行阵面冷却,液冷系统实时监控对雷达系统安全性至关重要。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雷达阵面液冷系统综合监控设计,采用实时性、可靠性较高的CAN现场总线技术和多级综合控制技术,实现了液冷系统自动闭环控制、监测信息共享及雷达系统级决策控制。设计控制流程清晰,电路简洁,产品辗转多地,在各种工况下工作稳定,控制与保护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6.
对92根加热棒组成的等效电池组的液冷热管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波浪形扁管穿插入电池组构成冷却通道。结果表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均随着冷却液流量的增大而降低,但降幅逐渐减小,冷却液泵功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快速增长,综合考虑10 L/h为冷却液最佳流量;电池组的最高温度随着冷却液进口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但电池组温度的均匀性随着冷却液温度的降低而恶化;四种不同冷却液相比,体积分数为50%乙二醇溶液的电池组温度最高,均匀性最差,去离子水居中,由于石蜡的相变潜热和颗粒的微对流效应,体积分数为2%和5%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电池组的冷却效果最佳,且悬浮液浓度越高,电池组温度越低,均匀性越好。  相似文献   
7.
该文旨在探索使用碳氟液体进行载冷循环的液体冷却机组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流量、压力和温度的监控。由于碳氟液体具有较好的性能,未来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冷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冷却对象的制冷量、供水温度以及结构尺寸等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双冗余架构下的液冷机柜设计方案。结合各制冷零部件的安装尺寸,采用将制冷部件全部集成在3个19英寸机柜内的设计策略,且3个机柜互相拼装的结构特点。3个机柜分为:“1#制冷柜”、“2#制冷柜”和“供水柜”。其中,2个制冷柜以“镜像相同”和“冗余备份”的方式提供不低于45 kW的制冷量,供水柜则通过2台水泵“冗余备份”的方式为冷冻水提供循环动力。通过对液冷机柜的工作原理、结构布局以及控制过程的着重设计。实现了液冷机柜“1#制冷柜”和“2#制冷柜”在海水换热模式下的制冷量分别为46 kW和46.2 kW;在压缩制冷模式下的制冷量为48.8 kW和49.1 kW。  相似文献   
9.
航空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为综合模块化,热功耗更大,面临着百瓦级的模块的散热难题,而液冷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首要选择。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研究了设备组成,包括机架和模块的基本结构、流道形式、加工工艺、冷却液的选择等;讨论了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冷板的设计性计算、流阻匹配性计算、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优化设计。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建立一套关于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的标准规范体系;形成热-流-结构-电磁等的多场耦合优化方法;开展压力测试、应力测试、热测试、电磁屏蔽测试和腐蚀测试等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0.
赵鑫  葛磊 《低温与超导》2019,47(2):96-100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子方舱的综合环控方案,通过液冷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系统级电子设备方舱内部的舱内环境、设备级、板级甚至元器件级等多层级负载的协同热管理。该方案可根据各负载的工作情况动态匹配冷却液流量,并能够进行多级能量调节;整机采用双冷源设计方案,具备节能、高效,高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