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26年,薛定谔在考察杨(Thomas Young,1773~1829)所进行的双缝干涉实验时便觉察到从双缝衍射后的光子纠缠在一起的问题.1935年,爱因斯坦(A.Einstein)、波多尔斯基(B.Podolsky)和罗申(N.Rosen)合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著名的EPR悖论:指出量子理论的完备性与物理实在性不相容.想由此否定现有量子理论的完备性.纠缠态的概念是在薛定谔讨论EPR佯谬和他本人提出的“猫佯谬”的理想实验中(1935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荆杰泰  李小英  潘庆 《光学学报》2003,23(2):32-136
讨论了测量连续变量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EPR)关联的两种实验方法,由于在平衡零拍探测和贝尔态直接测量中为标定关联度所选取的参考基准不同,造成谱仪显示的结果有所差异,但经过基准变换,所测得的耦合模压缩度,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关联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均一致。从理论上分析了测量原理,并从实验角度讨论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