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物激光     
美国波士顿市威尔曼光医学中心(Wellman Centerfor Photomedicine)、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Hospital)的盖泽(Malte CGather)、邵环云(Seok HyunYun)利用基因工程改造人的肾脏细胞使其表达源自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质(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由于其荧光性,常在细胞生物学中作为标记物)。
研究者将每个细胞置于微小的镜子之间,细胞就在光照下产生了微小的激光,在镜子之间来回反弹后,最终发出强烈的绿色光束。在发射激光的过程中,细胞一直保持活性。事实上,这是一种能够自我修复的激光,绿色荧光蛋白质破坏后还可再生。而在传统类型的激光中,产生激光的介质会随着时间而退化,直至停止工作。  相似文献   
2.
 面对饱受绝症折磨的患者,医生经常会给他们开出安慰剂(其实就是糖片或维生素,有时也包括止痛剂),然而患者服后都会感到有所好转,这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多数科学家认为原因在于患者不明真相,不过美国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开普查克(Ted Kaptchuk)的最新临床实验却表明,即使知道真相,患者仍然会感觉好些。他们招募了80 名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随机分成2 组,一组服用安慰剂,一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手段。受试者被告知:实验所用的安慰剂其实是无效的糖丸,没有任何有效药物成分,但是安慰剂一直都在临床上显示出重要作用,可以产生明显的身心自我愈合作用。事实上,早在1965 年,帕克(Lee Park)和科维(Lino Covi)就曾对患有精神病的15 个病人进行安慰剂试验,患者都声称症状有所好转,只不过开普查克这次添加了对照组。 开普查克承认这次试验的样本群小、时间短,并不能完全证实安慰剂效应,但是他和许多临床研究者都认为心理的自我安慰有助于患者改善症状,医生开安慰剂给病人并不违背现代医学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