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6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534篇
化学   925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676篇
综合类   59篇
数学   139篇
物理学   137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结构表面浸没水下所形成的液气界面对减阻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液气界面的稳定存在是结构功能表面发挥作用的前提.因此,如何增强液气界面的稳定性以抵抗浸润转变过程,以及在液气界面失稳之后,如何实现去浸润过程以提高液气界面的可恢复性能,均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也是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具有多级微结构的固体表面,研究其在浸没水下后形成的液气界面的稳定性和可恢复性.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压强下液气界面的失稳过程和降压后的恢复过程进行原位观察,实验结果和基于最小自由能原理的理论分析相吻合.本文揭示了多级微结构抵抗浸润转变以及提高液气界面可恢复性能的机理:侧壁上的次级结构(纳米颗粒、多层翅片)通过增加液气界面在壁面的表观前进接触角增强了液气界面的稳定性;底面的次级结构(纳米颗粒和封闭式次级结构)可以维持纳米尺寸气核的存在,有利于水中溶解气体向微结构内扩散,最终使液气界面恢复.本文的研究为通过设计多级微结构表面来获得具有较强稳定性和可恢复性的液气界面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理想气体在热力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炳坤 《大学物理》2006,25(5):24-25
指出热力学理论是普遍的,不依赖于理想气体.理想气体为热力学理论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实例,为测量热力学温度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温度计.  相似文献   
4.
量子点器件的三端电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竺云  王太宏 《物理学报》2003,52(3):677-682
利用三端电测量方法,研究了调制掺杂二维电子气结构的量子点器件输运特性.报道了可分别测量二维电子气电阻和量子点隧穿电阻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点的横向耦合控制了量子点器件在小偏压下的电输运特性. 关键词: 自组装量子点 二维电子气 量子隧穿 肖特基接触  相似文献   
5.
基于稠密气体分子运动论和颗粒动理学,建立可压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模型。采用梯度模拟来考虑气相可压缩性对气相湍流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气固两相射流速度沿轴向和径向减小,颗粒浓度下降。气固两相射流具有高的颗粒温度,呈现强烈的气固两相湍流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已建立的关于金属表面吸附层中表面应力的统计热力学理论 ,计算了Au(111)上烷烃硫醇SAMs的表面应力及其与烷烃硫醇链长、吸附覆盖度的定量关系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较好地解释了Berger等人的实验结果 ,特别是解决了在表面应力符号性质上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在表面吸附层应力的多种物理起源中 ,通过底物的分子间作用力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揭示了分子的吸附能间接地起着重要作用 .这与阴离子化学吸附体系Cl-/Au(111)的有关研究结果相同 .  相似文献   
7.
8.
起爆药爆轰场和燃烧场的干涉法显示及其图像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阎大鹏  苗鹏程 《光学学报》1992,12(6):65-569
本文介绍了利用脉冲YAG激光引爆起爆药产生爆轰流场或燃烧温度场,用时间序列干涉法首次获得了爆轰流场和起始燃烧过程的时间序列干涉图的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条纹曲线检测法和双三次多结点插值样条函数从干涉图上提取爆轰场冲击波的波阵面,并通过序列波阵面配准算法,定量地计算了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同时,还定量计算了燃烧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分层流是气液两相流中常见的流动型式,分层流中液层高度是计算的基本数据,由于界面波的存在,对液层的测量和预测都很困难.Vlachos提出了预测气液两相分层流液层厚度的关系式,但这一关系式并不适用于倾斜下降管气液两相流.本文提出了计算倾斜下降管气液两相分层流截面含气率的理论模型,在这种模型下得到的截面含气率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考虑了倾角、管径、气液各相折算速度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预测液层厚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整理了已公开发表的氢氟烃(HFC)/烷烃(HC)二元混合物气液相平衡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采用PR方程加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描述该类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优化得到了11种混合物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经比较表明采用优化结果能够高精度再现气液相平衡实验数据,比k_(ij)取0的计算结果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