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3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的失超检测的方法多针对超导线圈的直流工作状态。在交流损耗等实验研究及部分电力应用中,超导线圈将工作在交流通流状态。为了保障这种情况下超导线圈的安全,需要进行交流失超检测方法的研究。设计了用于高温超导线圈交流通流的失超检测方法,将桥路交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后,对工作在交流通流情况下的超导线圈的失超状态进行判断。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工作在交流情况下的超导线圈进行失超检测。  相似文献   
2.
CCD自动调光设计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介绍一种在89C51单片机的智能控制系统中,用A/D536等器件组成的真有效值电路作为CCD视频信号的检测电路,采取程序控制方式对天空背景下的目标进行自动调光控制.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通常可用图形表示出来,利用该图形的物理意义可求解其他的物理量.如力学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用图形表示出来,称为速度一时间图像.利用速度一时间图像,可求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用类似的方法,也可求交流电的有效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答了“变压器空载时副线圈中有没有电流”这个问题,文章尝试从变压器是否是理想变压器这个角度来讨论,最终给出两种情况下电流瞬时值以及电流有效值的有无。  相似文献   
5.
唐龙 《物理通报》2001,(9):41-42
1有效值与平均值的区别 1.1有效值的定义 什么是有效值呢?它是指某一交流电通过电阻时,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和某一直流电通过同一电阻且在相同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这个直流电的量值就叫做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相似文献   
6.
以有效值计算的热声键合PZT换能器阻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隆志力  吴运新  韩雷 《应用声学》2005,24(4):216-220
在热超声芯片键合过程中,PZT换能器阻抗是键合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参数。本文在提取PZT换能器驱动电信号实部数据的前提下,采用连续加窗的有效统计值计算的广义阻抗表征整个键合周期内的PZT换能器阻抗变化,由此获得键合过程PZT换能器阻抗的动态变化规律。文中详细介绍了PZT换能器阻抗的试验方法,并分析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郑国良 《物理实验》1989,9(3):138-139
一、引言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按测量对象区分主要有:平均值、峰值和有效值三种。其中有效值是最为常见的量值。过去由于人们的认识及科技水平所限,开展的几乎全部都是平均值的测量,即使有所谓的有效值测量也是“虚假”的,它先对简谐正弦波的平均值进行测量,而后将测得的结果乘以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比例系数,以其作为有效值来处理(如万用表测交流电压,属此类型)。这种  相似文献   
8.
方天申 《物理实验》2001,21(2):43-43
指针式晶体管毫伏表可用于测量直流分量为零的非正弦周期信号电压的有效值.提出了改进其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郑国良 《物理实验》1992,12(6):277-279
一、引言《物理实验》1989年第6期刊发了拙文“浅谈交流电压真有效值的测最”。对于交流电压、电流真有效值(True rms)的测量,近二十多年来一直是电测领域内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此次再论,似乎是老调重弹,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0.
任维义 《物理实验》1996,16(1):39-41
也谈交流电压真有效值的测量任维义(四川师范学院南充637002)在电子测量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中,通常要对交流电压的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等各种波形的交变电压和在微弱信号中对噪声进行测量,尤其是在随机过程测量中,若能准确地测出各个窄频带内与被测波形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