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4篇
  免费   2363篇
  国内免费   4510篇
化学   7703篇
晶体学   235篇
力学   667篇
综合类   280篇
数学   496篇
物理学   5666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567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651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3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3.
4.
5.
本文利用光电子能谱(XPS和UPS)技术研究了室温下O2和Rb在InSb(111)表面上共吸附,分析了碱金属Rb在InSb(111)表面上吸附的键合状态以及对衬底的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Rb与InSb表面上的Sb发生化学反应,Rb在InSb表面上吸附提高了衬底表面的氧化速率,衬底表面上的In和Sb被氧化,分别生成锑和铟的氧化物。在O2吸附的过程中,还观察到两种Rb的氧化物,即过氧化铷(Rb2O2  相似文献   
6.
计算全息检测非球面干涉场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继宗  魏跃林 《光学学报》1989,9(12):072-1077
本文应用光学全息术及傅里叶光学的理论对计算全息图干涉检测非球面面形的光路及干涉场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其干涉场为不定域干涉的观点,并在实验中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油水两液相一维非等温渗流的传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求解油水两液相非等温渗流的温度场、压力场基础上,以驱动功、驱动功率、驱动阻力、驱动速率为特征参数,对该过程进行(火用)传递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含水通过降低油的相对渗透率、从而增大驱动阻力、减小驱动功率, 最终导致原油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证明了赤道不是轨道弧的n次多项式向量场的Poincare紧化场之拓扑结构包含赤道是轨道弧的n-1次多项式向量场的Poincare紧化场之拓扑结构;当n=2时,这种包含关系是相等的,且其Poincare紧化场有五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当n=2k+1(k=1,2…)时,这种包含关系是真子集。  相似文献   
9.
殷春浩  焦杨  张雷  宋宁  茹瑞鹏  杨柳 《物理学报》2006,55(11):6047-6054
应用不可约张量理论构造了三角对称晶场中3d2/3d8态离子的45阶可完全对角化的微扰哈密顿矩阵,研究了CsNiCl3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晶体结构、零场分裂参量、Jahn-Telller效应以及自旋单重态对Ni2+离子基态能级的影响,理论与实验相符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以前工作中被忽略的自旋-自旋耦合作用和Trees修正对CsNiCl3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和零场分裂参量的影响,发现有四种机理会影响零场分裂参量:1)自旋-轨道耦合机理,2)自旋-自旋耦合机理;3)自旋-轨道与自旋-自旋联合耦合机理;4)自旋-轨道与Trees修正联合耦合机理,其中自旋-轨道耦合机理是最主要的,其他三种机理也是不可忽略的. 关键词: 基态能级 精细结构 零场分裂 自旋-自旋耦合  相似文献   
10.
We propose a scheme to obtain the distance of two identical atoms placed inside the standing wave field by monitoring the collective resonance fluorescence spectrum emitted by the two particles. We find three different parameter ranges, depending on the distance of the atoms as compared to the transition wavelength. For large interparticle distances, dipole-dipole coupling is negligible, and the main system evolution arises from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standing wave field. In the small-distance limit, the dynamics is dominated by the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Finally, in the intermediate region, a rich interplay of the various couplings arises, which however is lifted for strong driving laser fields. The present measurement procedure allows us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cases. In each of the cases, we show how to determine the distance of the two particles and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relative to the nodes of the standing wave field with fractional-wavelength preci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