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力学   6篇
物理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螺旋管锅炉反应器管内汽液两相流压力降脉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又根据闭式循环热动力推进系统中锅炉反应器的各种可能的航行方向及运行参数,对螺旋管内汽液两相流压力降脉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首次区分了两类不同特征的压力降脉动并得到了各主要因素的影响现律和发生脉动的界限准则。  相似文献   
2.
垂直并联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压力降型脉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宽广的参数范围内,对垂直并联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压力降型脉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系统参数对脉动起始点、周期和振幅的影响。根据两相流的均相模型,对压力降型脉动的周期和振幅进行了数值计算。此方法考虑了系统非线性的影响,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变质量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水平井筒沿管壁具有流体流入的变质量流动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考虑油藏流体流入时井筒流动压力及产量的计算,具有不同流入时管壁摩擦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以及流体径向流入井筒后流动阻力损失产生的机理分析等.重点介绍了水平井筒变质量流动阻力系数的计算,同时文中还介绍了井筒两相变质量流动损失产生的机理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栓状流密相气力输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椿 《力学进展》2002,32(4):599-612
首先介绍了气力输送的实验设备.评述了水平栓流气力输送的压力降计算方法,用3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压力降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此外评述了用特征线方法进行水平管的数值模拟,倾斜管的压力降计算和长距离的栓流气力输送.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6.
油气水三相流中的复杂相态及压力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水平管划分为三个测量段,以空气、水和高粘度油体为工质,研究了油气水三相流中由流动引起的液-液复杂相态及其所对应的三相流压力降。试验研究发现,油气水三相流在三个测量段中可由流动引起不同的液-液相态,致使对应于相同的油、气、水三相体积通量,三相流阻力损失存在多值性。对不同的液-液相态建立了与之适应的阻力损失计算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挤出机理,对口模内的流动行为进行适当的简化和假定,建立了挤出口模内流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横截面/假想区域法实现了复杂异型材挤出口模内压力降的数值计算,数值分析结果与三维有限元解的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因焦耳加热导致光导开关芯片温度升高并形成局部热点,影响了光导开关功率容量、重复频率和寿命的提高,因此需对光导开关进行主动冷却。设计了一种矩形微槽硅微通道散热器,其由散热器本体和盖板两部分组成,散热器本体上设有分流槽、矩形微槽阵列、汇流槽,盖板通过半导体刻蚀工艺形成通孔,两部分通过硅-硅键合工艺连接以形成闭合通道。以水为工质,实验测试了不同冷却工质流量、进口温度时微通道散热器的换热性能、温度均匀性和流体阻力,证明该微通道散热器在适中的冷却工质流量下具有较高的换热性能、较低的流体阻力和较好的温度均匀性,满足重复频率大功率光导开关的散热冷却需求。  相似文献   
9.
顾浩  程林松  黄世军 《计算物理》2014,31(4):449-454
基于干度的定义,对传统蒸汽干度方程进行改进,计算井筒热损失速率时,既按深度分段又按注汽时间分段,并采用Hasan等提出的两相流漂移流动模型计算井筒压力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用新算法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吻合很好,比传统的Beggs-Brill算法更准确.另外,在相同井深处,随着注汽时间的延长,蒸汽压力、温度和干度几乎不变,但是热损失速率逐渐降低.新算法为准确计算井筒热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零净液流量两相流持液率与阻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为液相,研究了垂直管中零净液流量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了零净液流量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应用这一模型计算了零净液流量气液两相流的持液率和压力降,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表明,零净液流量气液两相流与常规气液两相流相比具有特殊性,表现为其持液率仅由质量平衡方程控制,其摩擦阻力压力降为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