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出了分散相粒间基体层厚度T与分散相粒径(d)、粒径分散度(σ)和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式.发现σ对T的影响与有关,不仅T随σ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直接测定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PP/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的T,发现这三种共混物的T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2.
稳态双曲流场中液/液混合的粘性液滴哑铃分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稳态双曲流场中液/液混合体系分散相液滴所受分散作用力的分析,建立了粘性液滴的哑铃分散模型.趋于将两粘性液滴分开的分散作用力与粘度比、流场类型和强度、液滴半径、哑铃取向和尺寸有关.该模型解释了流场类型与分散作用的关系.流场类型对液滴的分散具有很大影响,在纯应变拉伸流场中分散作用力是简单剪切流场中的两倍,因而对于液滴的分散,拉伸流场较简单剪切流场更有效,这与以前的实验结论符合.当体系粘度比趋于无穷大时本模型转化为刚性哑铃分散模型  相似文献   
3.
MoO3/γ-Al2O3中钼的存在状态及其生成条件的LR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王磊  吕兰香  杨万泰 《高分子学报》2012,(12):1500-1508
用电荷转移络合物(CTC)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合成出纳米尺寸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交联型共聚物微球,直径大约在150 nm左右.将少量这种新型纳米级共聚物微球添充到尼龙6(PA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体系中;发现纳米级微球颗粒的二乙烯基苯的双键以及酸酐基团分别能与两相发生化学反应,在尼龙6/聚乙烯体系中微球大部分出现在两相界面处,分析表明这些界面处的纳米级微球颗粒能够有效降低球状聚乙烯分散相的尺寸,使分散相粒径稳定在一个较小值(接近1μm),起到类似“分散相稳定剂”的作用.纳米级共聚物微球含量在1.75%左右时,各项性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在拉伸强度与杨氏模量降低10%左右的情况下,冲击强度提高1.35倍,吸水百分率从纯尼龙64.9%下降到最小只有1.2%左右.对其增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对分散体系粘度影响的特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液体石蜡的水基化分散对影响分散体系粘度的粒子大小、表面活性剂胶束和界面膜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胶束对分散体系粘度的影响极为有限,而在分散相粒子界面上由表面活性剂分子所形成的界面膜是导致分散体系粘度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实验数据表明,对于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存在一个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的临界值,而该临界值所对应的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粒子表面以最紧密和规整的方式形成的界面膜,该种界面膜使分散体系粘度达到最大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郝乃澜 《应用声学》1993,12(1):47-48
许多油-水乳液的性质与分散相的固、液态有关。例如,食品乳液中液滴与悬浮粒子之间小分子的分布和聚集受到分散相阶段的强烈影响。有许多技术被用来监测乳液的结晶过程,它们包括:膨胀测定法、宽带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各种热学分析法及电子自旋共振。本文所描述方法的原理是测量乳液中的超声声速和声衰减。该方法与其它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分散相粒间基体层厚度T与分散相粒径(d)、粒径分散度(σ)和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式.发现σ对T的影响与有关,不仅T随σ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越大,这种影响越显著.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直接测定了聚氯乙烯/丁腈橡胶、聚丙烯(PP)/三元乙丙橡胶、PP/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物的T,发现这三种共混物的T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8.
界面张力对高分子共混物梯度相形态形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界面张力对PP/EVA共混体系梯度相形态形成的影响。首先将EVAc进行皂化反应得到一系列-OH基含量不同即极性不同的EVA,然后将这些EVA分别与PP共混从而得到一系列相界面张力不同的共混物。说明通过对共混物相界面张力的调整,可以达到随意控制梯度相形态形成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Fluid)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固体颗粒悬浮于某种低介电常数、低黏性的不导电液体中所形成的,未加电场时,电流变液内的颗粒无序分布,施加电场后,颗粒迅速聚集成跨越电极的链或柱,当施加的电场足够大时,电流变液转变为类似固态,撤去外电场时,又恢复为液态,这一液固两态相变的响应时间为毫秒量级,这一奇特属性,再加上电流变液的电导率低,产生电流变效应所需的电功输入少,电流变液的电热效应低,使得电流变液在工业技术中有着极大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完全相反转乳化过程分散相水滴形态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反转乳化技术是制备高分子树脂水基分散体系的新方法[1~4].相反转指多组分体系(如油/水/乳化剂)中的连续相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如在油/水/乳化剂体系中,其连续相由水相向油相(或从油相变为水相)的转变.在连续相转变区,体系的界面张力最低,因而分散相的尺寸最小.同理,可利用相反转技术直接将高分子树脂乳化为尺寸很小的水基微粒,即制备高分子树脂的水基分散体系.由于高分子树脂的粘弹性及相反转过程的复杂性,对高分子树脂的相反转乳化过程的机理研究较少.杨振忠[5]等通过调节高分子非离子型乳化剂浓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相反转完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