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0篇
  免费   2011篇
  国内免费   2412篇
化学   2677篇
晶体学   71篇
力学   761篇
综合类   186篇
数学   664篇
物理学   528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664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假设^13C是单粒子的2p态的结构,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研究了入射能量为1GeV的质子在^13C上的弹性散射,得到了与实验符合得很好的理论结果。这说明^13C可能存在着一个类晕的中子皮。  相似文献   
3.
《光学学报》2002,22(4):99-401
  相似文献   
4.
廖继志 《中国科学A辑》1991,34(5):494-500
本文提出了一个含有两类相互作用的准自旋模型,讨论了模型Hamilton量在SU(2)×SU(2)基中的严格解、基态相变和波函数的K结构,并用此模型探讨了HF近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周华亮  高自友  李克平 《物理学报》2006,55(4):1706-1710
在NaSch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铁路交通的特点提出一种用于模拟准移动闭塞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准移动闭塞系统列车延迟传播的交通现象,分析了准移动闭塞系统中的轨道定位单元长度、发车时间间隔、初始延迟时间等因素对列车延迟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交通流 准移动闭塞  相似文献   
6.
 很久以来,人们对光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长久以来困扰了很多有智之士。光的波动说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就光的本性问题,在1637年提出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虽然笛卡儿更强调媒介对光的影响和作用,但他的这两种假说为17世纪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埋下了伏笔。17世纪中期,意大利的格里马第(F.Grimaldi,1618~1663)首先注意到衍射现象,这是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  相似文献   
7.
龙光芝  陈瀛  陈敬中 《大学物理》2006,25(3):17-20,37
从理论上对准晶体中八方晶系各点群进行了研究.运用八方晶系各点群的极赤投影图,列出了各点群的所有对称操作;填出了固有点群822的群乘表.运用坐标变换和群论在自定义的八方坐标系中,推导出八方晶系点群所有对称操作的矩阵.这32个3×3矩阵的结构是相当简洁的,它们的矩阵元只有5种可能取值:0,±1,±2.其中2是反映八方晶系准晶体所具有的准周期性的特殊无理数.  相似文献   
8.
简单回顾了Einstein 1905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与de Broglie 1923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实验验证过程,指出了这两种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差别,分析了波粒二象性的逻辑体系并指出:只要把Gan1995年揭示的“经典(电磁)场在结构上的颗粒性”当作“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就能构成“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完美组合,利用“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还可以把这“三种波粒二象性”和谐地统一起来。借助于经典条件下光的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精确的实验判决(见《光散射学报》)2006年第1期第75.79页《Lorentz-Compton佯谬与一个双赢判决性散射实验设计》)还可以完成“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和“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据《济南日报》消息,在2006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王克明教授完成的项目“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在离子注入光波导研究领域取得一些原创性成果,对进行跨学科新领域的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借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能用凸四边形表示并可作平面展开的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用旋转描述表把二维平面展开图和三维实体联系起来,模拟人工折叠过程,由二维平面展开图逐次旋转变换完成三维造型重建。造型重建后,再通过纹理映射将平面设计图案映射到实体的各个面上,完成对实体着色渲染,生成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