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化学   195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4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颖外燃式湿空气燃气轮机循环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效燃煤燃气轮机循环一外燃式湿空气透平循环动力系统。由于外燃的特点,作功工质为洁净湿空气,从而可以实现水的回收,是对常规HAT循环的突破;另外洁净湿空气排放不受通常烟气露点限制,从而可回收利用湿空气降温时的低温凝结潜热,提高了加湿能力,从而提高系统性能。揭示了新型循环的基本规律;推导出具有湿化特点的约束方程和系统性能简明表达式,指明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在透平初温为850℃的工况下,系统热效率高达48.11%。基于能量品位梯级利用原理和系统集成方法论,通过探索充分而合理利用中低温余热的有效途径,开拓洁净煤燃气轮机总能系统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系统的质量和阻力面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空间站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提出了发射总重量的系统性能评价准则,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系统部件质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操作参数对系统部件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操作参数对系统部件质量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明显降低系统的发射总质量。  相似文献   
3.
描述光伏效应的新解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陆启生等人提出的描述光伏效应的解析模型涉及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适用性更宽的解析模型。通过对新模型、陆的模型以及另一个解析模型的比较,对前两个模型能够描述光伏型光电探测器在强光辐照时的信号饱和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燃料电池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料电池(fuelcells,FCs)是继火电、水电和核电之后的第四代发电技术。它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如氢气)和氧化剂(如氧气)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过程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它是唯一同时兼备无污染、高效率、适用广、无噪声和具有连续工作和模块化的动力装置,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清洁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5.
核能应用与核电事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著名化学家哈恩早年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在矿物分离等研究过程中,出人意料地发现了放射性钍Th、锕Ac及镤91234Pa等;1938年,哈恩、斯特拉斯曼和梅特纳,在费米、伊仑·居里等人用中子轰击铀核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分析,提出了中子打进铀核,引起铀核剧烈振荡,使铀核发生形变,最后分裂成两个原子核.铀核裂变既放出巨大能量,又释放出中子.每一个铀核裂变,将放出200MeV的能量,并且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被另外的铀核分别吸收,又再引起铀核裂变,如此继续下去,形成链式反应.1942年费米利用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控的链式反应装置--核反应堆,揭开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篇章.原子能首先在军事上应用.1945年美国最先安装了核爆炸装置,制造和爆炸了原子弹,1949年苏联也研制成功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英国于1952年、法国于1960年相继试爆原子弹成功.我国也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非相干辐照对LiNbO3:Fe晶体中从自散焦到自聚焦的动态转换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无论是从前向还是从背向加入非相干辐照,都能加快自散焦、自聚焦过程以及从自散焦到自聚焦的转换过程,增大折射率的变化值.当非相干辐照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辐照在晶体上时,透射功率能迅速地上升和下降,具有明显的开关效应.这种在非相干辐照控制下折射率的迅速改变有望应用于全光学开关器件. 关键词: 非相干辐照 光伏效应 自散焦 自聚焦  相似文献   
7.
8.
丹麦生物质发电的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丹麦是世界上利用秸秆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开发、运行最好的国家,其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根据作者在丹麦对生物质燃烧发电的研究经历,系统地介绍了丹麦在秸秆生物质发电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研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场诱导光电压谱(简称FISPS)和瞬态光伏(简称TPV)技术研究了TiO2的光生电荷的产生和传输机制.发现光生电荷在体块TiO2上的迁移机制不同于在纳米TiO2上的迁移机制,也不同于在结界面空间电荷区的迁移机制. 400 ℃处理的TiO2颗粒表面具有大量的表面态,光生电荷被表面态捕获-释放机制控制着光伏行为的过程是慢过程. 800 ℃处理的TiO2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能带结构,光伏响应除了表现带-带跃迁外,还有一个在带边的自由激子带,光生电荷被表面自建场驱动进行传递的过程是快过程. 600 ℃处理的TiO2混晶由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两种构型组成,在两相之间存在着较低势垒的结界面.它的光伏响应受控于两种机制 :光生电荷在两相间结界面空间电荷区的传输和在表面自建场驱动下的传输.当激发光强较小时,界面空间电荷区的光生电子由于积累的浓度较小而不能隧穿过结界面,这种场助隧穿只有在外场作用下才能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用动态热重天一研究了赤泥制备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还原和硫化的动力学行为,两个过程初期均为化学动力学控制,进而转入内扩散控制,采用等效粒子模型,给出了不同的控制段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