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壳聚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瑜 《分析化学》2005,33(6):872-874
采用壳聚糖修饰钨丝基质螺旋卷,直接浸入含有痕量铜的pH5.0的Brl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经电磁搅拌富集一定时间后,将其转移至空气/乙炔火焰燃烧器上,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快速测定水中痕量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75μg/L;检出限为0.98μg/L。同一支钨丝螺旋卷重复涂敷壳聚糖富集Cu,RSD(n=6)为2.7%。  相似文献   
2.
方奕文  余林  叶飞  孙明 《分子催化》2011,25(6):569-57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改性的TiO2催化剂,并用XRD、SEM、BET、O2-TPD和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TiO2相比,所制备催化剂颗粒直径明显减小,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对可见光的吸收明显增强,同时出现了表面吸附氧和Ag电子捕获中心.甲苯气相光催化降解结果显示,当Ag与Ti的摩尔比(n...  相似文献   
3.
采用点电荷模型,以平均共价因子N作为拟合参量和用Bkq作为晶场参量,运用完全对角化方法对Co(OH):晶体在90K时的吸收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首次对其光谱进行了识别.同时讨论了温度对能级和配体键长的影响,从而认识到能级随温度的升高而按一定比例下降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夏梦翎  孙小梅  黄冰  李步海 《应用化学》2011,28(11):1317-1322
将三乙烯四胺修饰到戊二醛交联的啤酒废酵母菌表面,合成了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 研究了它吸附Hg(Ⅱ)的性能及影响吸附行为的因素。 结果表明,修饰啤酒废酵母菌吸附Hg(Ⅱ)的适宜条件是:2.5 ℃,吸附溶液的pH=2.8,吸附平衡时间20 min,对汞的吸附容量为132.6 mg/g,是未修饰菌的6.3倍。 该法静态处理含汞模拟废水(4.9~17.5 mg/L),汞去除率可达100%。 吸附动力学用准二级方程拟合,相关系数R2=0.999 9。 判定Langmuir模型更适合描述吸附Hg(Ⅱ)的过程,表明是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5.
以废弃柚子皮中提取的果胶改性硅胶表面,制备出新型的果胶改性硅胶复合材料——P-硅胶,研究了P-硅胶对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利用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分光光度法考察了用量、p H值、吸附时间、温度及实际水样对P-硅胶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硅胶经果胶改性后,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由31.6 mg·g-1增至41.7 mg·g-1,吸附性能明显提高;P-硅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随着p H值、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碱性条件有利于吸附。结果显示:当p H 7.0,P-硅胶用量为5 mg,吸附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50℃时,制备出的P-硅胶对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吸附容量最大可达59.2 mg·g-1。动力学研究显示,P-硅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够在120 min内迅速达平衡,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实验数据拟合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P-硅胶对环境水样中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Corey化学酶的结构改造与催化性能之间关系,为有目的地选择和设计高效实用的手性催化剂用于有机不对称合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机硅和蔗糖对酚醛树脂胶粘剂进行复合改性,以提高树脂胶膜的柔韧性,并使产品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通过考察改性剂有机硅种类、改性剂加入时间、加入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反应开始时加入总质量1.5%的有机硅(8427)和总质量0.9%的蔗糖,反应所得产品分子量及粘度适中,粘接强度高达6MPa,游离甲醛含量低至0.067%。采用FT-IR和TG对产品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由此可知,改性后的酚醛树脂胶粘剂有大量—Si—O—生成,其柔韧性和耐热性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铝为氧化剂,甘氨酸作为还原剂,添加氧化钇作为改性剂,采用燃烧法合成了改性的纳米γ-Al2 O3粉体。研究了改性剂的添加量,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产物的影响。以甘氨酸作为还原剂,氧化钇和硝酸铝的摩尔比为0.07∶1,煅烧温度950℃,煅烧时间4 h 的条件下制得最佳产物。对产物进行 X 射线衍射分析( 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FTIR Spectrometer)、扫描电镜分析( SEM)和比表面积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表面积较大,具有表面弱酸性,作为催化剂载体可以提高其表面的贵金属分散度和催化剂的抗积碳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以聚合物发光材料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 vinylene)(MEH-PPV)为发光层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的金属阴极与聚合物发光层之间插入一层绝缘的聚合物poly(ethylene oxide)(PEO),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有所提高,尤其是PEO/LiF共同对Al电极修饰时发光器件的开启电压、发光强度、电流效率等性能显著提高。初步分析表明修饰层的插入造成了发光聚合物层与金属电极界面形成势垒,通过空穴堆积抑制空穴的注入,增加电子的注入,并且PEO层可以有效抑制激子在阴极的猝灭。  相似文献   
10.
CuS表面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结构及导电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一步反应法制备的CuS表面改性的聚丙烯腈导电纤维的微观结构、导电性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导电机理,观察了CuS在纤维表面上的结晶态及晶型变化现象,证实了该导电纤维的以电子导电为主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