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书鹏 《物理实验》2004,24(11):11-12
核反应中亏损的质量哪里去了?这是“原子核”一章困扰着同学们的一个难题.课本并没有深入解释,只是简单定性地指出“原子核的质量要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小,我们把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之差叫做核的质量亏损”;“不仅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有质量亏损,放出能量,有些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有些轻核结合成中等质量的核,也发生质量  相似文献   
2.
成金德 《物理实验》2004,24(12):25-27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以能量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解题切入点.为此,在历年高考中,能量这条主线总是被命题者所青睐和重视,经常会出现有关能量变化的妙题.解决这类问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的数学成绩在班级里不算特别优秀,所以今年暑期我请了一位数学老师帮我指点、辅导.老师除告诉我一般的解题方法技巧外,还特别告诉我平时做题时,若碰到正在做的题与以前做过的题相似,则把这几道相似的题放在一块加以比较研究;还可多做些"回头练习"即用后面章节里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前面  相似文献   
4.
韩琴 《物理》2005,34(3):162-162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我还是一个物理学方面的初级研究者.吸引我进入这个领域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洞察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中学时代,解出一道数理难题所带来的欣喜,或用学到的知识为家人解释生活现象带来的成就感等等,这些都成为我最初喜欢物理的缘由.进入大学后,接触到了更深入的物理思想.  相似文献   
5.
求解课程表问题的分支定界算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通过对中学排课程表问题的特征分析,给出了基于分支定界法的优化算法,数值试验表明这是解决一般编排中学课程表问题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6.
秦长城 《珠算》2013,(7):72-73
入夜,张小鸥、郭嘉琦、王省坐在“圈子咖啡”,摆弄着墙角的乐器。 咖啡馆老板程赫名是“我爱微电影”的项目总监,这里坐着的就是他“TEAM52”团队的主力成员:长于精准搜索和推介技术的王省是程序工程师;美术总监张小鸥负责产品的视觉设计;最小的郭嘉琦只有20岁,还在北京大学就读,但已经可以承担从前端到后台、从界面到交互体验的全面程序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7.
 1998年,科技创投与金融巨孹克雷(L.Clay)捐助成立了克雷数学研究所,此私人研究所在2000年6月宣布设置千禧年大奖,给解答任一七大数学难题的人,每人1百万美元的奖金。其中的第四难题是要证明流体动力学中最重要的方程式--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equation)是否有解,且为唯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属性的密码体制中用户的多个属性由一个授权中心管理,这将会增大其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效率.本文设计了一个可证明安全的多授权中心的签名方案,将用户的多个属性由不同的授权中心分别管理,属性参数在全域范围选择.采用归约安全证明的研究方法证明此方案的安全性归约为计算Diffie-Hellman难题,方案具有存在性不可伪造和抗合谋攻击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  相似文献   
10.
俞亨时 《物理实验》2000,20(7):31-31
列举三个例子,说明运用直观的实验手段对某些难题只给出实验结论,教师再进行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