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数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杨勇 《数学通讯》2011,(1):31-32
2010年9月,某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数学试卷有这样一道经典考题:  相似文献   
2.
题目设x,Y,z∈(0,1),求证:z(1-y)+y(1-z)+z(1-z)〈1. 此题是第十五届全俄数学竞赛题,很多资料中都介绍了此题的一种构图解法(即构造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再利用面积关系来证明的途径).本文将介绍一种构造棱长为1的正方体,然后再利用体积关系来证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注重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让学生亲身追求知识的生成轨迹,领悟对问题的探究方法与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4.
题目:△ABC中,<A=90°,AB—AC,D为BC边上的一点,试说明BD^2+DC^2=2AD^2. 这是一道经典的几何题,需要解决的问题BD^2+DC^2=2AD^2与勾股定理形似,可变形为BD^2+DC^2=(√2AD)^2,从而设法将BD、DC、√2AD三条线段集中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通常可以通过“旋转法”实现.  相似文献   
5.
虞涛 《数学通讯》2014,(1):77-79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数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有这样一道经典的习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