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10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最简化的两变量草原生态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化的草原生态动力学模式,它由单位面积上单一草种的草生物量和土壤湿度这两个变量组成,能够描述它们的相互作用,而其他因子,诸如土壤物理、化学特性、降水量、灌溉量、光照、温度以及消耗率(放牧和鼠、虫害等),则以参数形式出现在这组常微分方程中。定性分析表明:在已知的常定的(即无季节变化的)情况下,草生物量由稳定的平衡态所决定;对于只与土墒有弱相互作用的草种,草量连续依赖于隆水量;而对于与土墒有强相互作用的草种,则存在着临界降水量,大于临界值时有丰富草量,小于临界值时为荒漠。模式中还可给出在降水量一定情况下草原能承受的最大消耗率(放牧率),小于此值者草原可以恢复,大于此值则草原退化为荒漠。  相似文献   
2.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农业种植区与家畜放牧区相互交错的生态过渡地带,是多种生态系统的复合体.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牧交错带土壤沙化问题日益严重,土壤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关系到我国北部和中东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农牧区人民的生活质量等问题,亟需解决.近几年农牧交错带已经成为恢复生态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针对土壤沙化的遥感监测是收集沙化土地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化的防治提供重要的实际数据.Landsat ETM+是研究区域尺度较为先进的多光谱遥感系统,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阐述了Landsat ETM+系统特点以及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化监测中的应用,并且展望了这一系统将来的发展的景.  相似文献   
3.
透明带3作为精子的初级受体是透明带的一种主要糖蛋白,而抗ZP3抗体能够阻止精卵结合.因此,ZP3被认为是避孕疫苗的候选免疫原.草原兔尾鼠是新疆的重要害鼠,将它的ZP3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几种鼠的ZP3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将有助于哺乳动物受精机理的阐明与免疫不育疫苗的设计,同时也有助于了解这些鼠在系统进化中的相对地位.  相似文献   
4.
呼图壁种牛场草原生态站鼠类群落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根据1995年7 ̄8月的调查资料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呼图壁种牛场草原生态站鼠类群落及其演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鼠类可划分为2种群落,灰仓鼠+小家鼠为主的农田居民点鼠类群落,五趾跳鼠+根田鼠为主的荒漠草原鼠类群落,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差异有关,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经营时间的不同,鼠类群落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在荒漠向人工环境转化过程中存在于其中的鼠类也呈现有规律的演替现象。  相似文献   
5.
6.
为了研究草原七壤退化与恢复机制,以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定位站长期定位实验为基础,采集了围栏禁牧、轻度放牧与过度放牧等放牧管理措施样地的土壤样品,提取其中的胡敏酸,综合应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相魔角旋转13C核磁共振谱对放牧和围栏的羊草草原样地表层土胡敏酸的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围栏禁牧和放牧条件下相比,土壤胡敏酸的分子结构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围栏样地的胡敏酸结构其芳香度明显降低,显示出更高的脂肪族特性,羧酸官能团含量降低.经过围栏样地禁牧恢复的土壤胡敏酸结构中含有更多的来源多糖和蛋白质类母体的结构单元,而不同放牧强度之间胡敏酸的结构组成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内蒙古草地施用羊粪试验11年后土壤中Mn组分。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施干羊粪0,50,250,750和1 500 g·m-2·yr-1。结果表明,以四步加和法与强酸直接消煮法测定的全Mn含量作为回收率,各处理回收率为91.4%~105.9%,加标回收率为97.2%~102.9%。长期大量施有机肥可提高0~5 cm土层植物可利用的交换态Mn含量47.89%,但还原态Mn和全Mn含量显著下降。施肥对0~5 cm土层Mn形态影响大于5~10 cm土层。研究结果对于土壤微量元素形态测定及草地养分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形理论的不同草原可燃物及裸土野外光谱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火灾一直是影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草原火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详尽准确的数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识别不同可燃物及裸土一直是难点问题。试图将分形理论应用到枯草及裸土的光谱识别研究中,为上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该研究运用美国ASD公司的FS3地物光谱仪对吉林省长岭县西部草场的优势种羊草(Leymuschinensis)、芦苇(Reed)、虎尾草(Chlorisvirgata)、全叶马兰(Kalimerisintegrifolia)、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ca)的枯萎植株及裸土进行了野外光谱测量。并利用Matlab工具,对上述研究对象的平均野外反射光谱曲线进行了包络线提取和分形盒维数的计算。经过光谱分析,裸土和虎尾草的野外光谱反射强,羊草、芦苇和蒙古蒿的野外光谱反射相对较弱,但彼此的谱型较为相近,较难识别区分。而全叶马兰的平均野外光谱反射强,且谱型与其他研究对象有较大差异,可以很好的识别。通过分形分析,研究对象的平均野外反射光谱曲线与包络线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以分维数作为分类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完成了不同地物的野外光谱识别。该方法与传统光谱分析的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学方法,客观的通过识别参数对目标进行识别,为今后进行其他种类枯草的识别和提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原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取值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CASA (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等植被生产力模型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取值未对草原进行区分的问题,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实测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数据和CASA模型的建模思路优化了三大草原类型植被最大光能利用率,并以此为基础模拟分析了其植被光能利用率和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基于99个地面采样点所建立的一元二次方程模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最大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654,0.553和0.511 gC·MJ-1,平均为0.573 gC·MJ-1。与未对草原类型进行区分而统一取值为0.541 gC·MJ-1的结果相比,实测NPP与模拟NPP之间的决定系数和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0.024和2.62 gC·(m2·month-1)-1。受水热组合和草原类型的空间格局的影响,内蒙古草原植被光能利用率和NPP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逐渐下降趋势,呈明显的单峰季节变化特征。但光能利用率和NPP的最大值出现的月份有所不同,分别出现在8月份和7月份,这可能与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利用率的最高值出现的月份不同有关。光能利用率和NPP平均值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顺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草原兔尾鼠(L agurus lagurus)卵透明带3(LZP 3)基因在酵母细胞中表达的水平.方法:利用重叠PCR技术,定点突变LZP 3基因上6个稀有的密码子簇,将LZP 3基因中11个稀有的密码子更换成毕赤酵母(P ich ia Pastoris)最常用的相应密码子.将获得的LZP 3突变基因(LZP 3m)插入pGAPZαA中,构建穿梭表达载体.以重组体转化P ich ia Pastoris SM D 1168菌株进行表达.结果:LZP 3m基因的表达量比野生型LZP 3基因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密码子优化,能显著提高LZP 3基因在酵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