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数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机场地服人员的工作时间具有特殊性,人员需求量通常是由航班数量决定的,一天之中的航班量有高峰和低谷时段,因此不同时段的人员需求也不同.目前大多数机场的值机人员排班实行均衡小组排班制度,每个班次人数均衡,导致人员利用效率差.因此本文首先利用排队论对员工需求进行预测,基于均衡小组排班制度的弊端,提出了组内动态排班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进行实例验证,最后提出动态调整的措施.对比均衡小组排班和模型排班结果发现,组内动态排班不仅能够方便进行人员管理,而且提高了员工的工时有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为了均衡终端区扇区的工作负荷,保障扇区边界的合理性,研究了终端扇区的划分方法.针对建立的扇区划分数学模型,提出了3阶段的划分方法.首先,采用voronoi图和遗传算法完成初始划分,实现均衡负荷的目标;其次,提出了基于voronoi图和基于maklink图的2种扇区二次划分方法,满足最小飞行时间及最小距离约束;最后,应用分段线性拟合的方法消除扇区边界的锯齿状,以及满足扇区凸形约束.以广州终端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应用提出的方法,给出了2种划分结果,都能够使得各扇区的工作负荷在2880s以内,差值不超过350s,扇区边界较为平滑,且计算时间明显减少.仿真计算结果说明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也为使用者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科学配置机场航站楼的安检通道数量,是提高安检服务效率、保障民航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机场航站楼的安检排队系统进行特征分析,利用排队理论建立两种安检排队模型.调研国内典型机场的实际运行数据,计算安检排队模型的主要运行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并针对两种排队模型的运行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排队系统的平均排队长和旅客平均等待时间均呈周期性变化,安检通道最少配置数量随着旅客到达率的增加而增加,单队多服务台系统在理论上比单队单服务台系统的运行效率更高.研究成果为优化机场航站楼安检通道数量配置、提高安检运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正常航班恢复以及民航调度系统中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之间复杂的协同调度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的不正常航班调度系统分解方法.首先简述了基于CDM的航班调度系统结构及原理,然后针对不正常航班恢复所涉及的各参与主体利益需求,建立分解级协调级多级递阶结构的不正常航班恢复优化调度模型,对分解后的各子系统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最后通过东北空域内各主要机场航班调度的算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方法能够减少航班延误时间,提高航空管理和服务质量,为具体工程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基于航班机型分配机队规划法无法准确反映枢纽航线网络下网络效应随机特性问题,将旅客收益网络优化模型合并入航班时空网络数学模型中构建航空公司网络型机队规划方法.在模拟航空公司枢纽网络运营环境(航线网络、航班计划、旅客需求与平均票价水平等)基础上,构建航班时空网络模型并划分行程结构需求情景集,以各机型飞机数为自由变量,将任一需求情景下机型飞机数等于相应自由变量视为非预期约束,构建以机队期望运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网络型机队规划随机情景模型,并设计以"完成所需飞机数最少"为第一阶段,以"情景汇聚算法优化机队结构"为第二阶段的两阶段算法求解该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航班机型分配的收益摊销型机队规划法相比较,网络型机队规划法的机队期望运营利润增加了17.1%;与"确定性"需求下的机队规划法相比较,网络型机队规划法的机队期望运营利润增加了1.7%.结果表明,设计的机队规划法能够更好的适应枢纽航线网络运营环境,且结果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在已有网络DEA的基础上加入时间维度,构建了多时段下具有串联决策单元内部结构的复杂系统动态网络DEA效率评价模型.模型与传统DEA模型相比,既克服了传统DEA无视系统内部结构的缺陷,又在传统DEA的决策空间和目标空间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维度,可以考察决策单元在不同时段的效率变化,从而对解决多时段内的复杂系统效率评估问题具有更为现实的应用价值.运用模型对区域多机场系统中的机场运营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动态网络DEA模型综合机场多年的投入产出,引入联系变量将相邻两时段连接起来,系统全面地评价多年来机场的整体运营水平,避免了传统模型将各年度独立评价的不足.2)江苏7家机场在2006-2010年仅南京禄口机场动态效率值为1,其余机场效率值都比较低,说明这些机场5年整体运营不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比较上海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各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上海航空运输业的外在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上海市2000—2011年的航空客运和货运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对外贸易水平和地面交通情况的关联度,并详细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上海市航空运输业的影响作用.针对研究结果,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给出了发展上海航空运输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机场密度不断提高,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存在多个机场的现象.然而多机场系统内机场间竞争激烈,其中航线补贴已经成为国内大部分机场激励航空公司增加运力、开拓更多航线的重要手段.对于机场来说,如何科学的补贴很值得研究.从乘客出行选择角度着眼,利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考察了航线补贴对机场及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机场自身利润及社会总收益的影响,从而给出补贴建议.研究表明:1)多机场系统内,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线补贴增加时,这家航空公司及所在机场的市场份额增加,其余机场及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2)多机场系统内大型机场补贴新航班航线时,对市场占有率高的航空公司补贴增加,航空公司市场份额、机场在这条航线上总利润以及社会总收益都随之增加.3)多机场系统内两家邻近中小机场,根据两家机场单位航线补贴方案不同,航空公司市场份额、机场在这条航线上总利润以及社会总收益也相应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主要通用航空公司2011年的民航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和更加贴近现实的Super-SBM模型对我国通用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生产前沿面的投影做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主要的通用航空分为三类,从公司运营效率的总体表现来看,三类通用航空公司中运营效率无效公司所占比例分别为82.4%,75%和71.4%,说明我国通用航空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不理想;从投入角度看,我国三类通用航空公司在飞机数量和注册资金等投入指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从产出角度看,第一类和第二类通用航空公司的年飞行小时数都严重产出不足,第三类中除凤凰外,其余20家通用航空公司的飞行小时数产出符合运营效率有效的要求.基于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我国通用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预测应用研究表明,组合预测可以综合利用各单项预测方法所提供的信息,是提高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平均发展速度预测法、指数趋势预测以及灰色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熵值法确定组合权系数,预测了2006年至2010年中美间航空运输周转量、中美间航空客运量及货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