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对公交车的调度进行合理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作用.从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合理的公交运营调度模型,让公交的使用经济最大化、合理化.通过对大数据的合理分析,给出高峰和平峰的定义;通过对公交车的发车频率、运营所得的总收入与时间的关系的分析,给出高峰和平峰转换期的调度方案;借...  相似文献   
2.
最优公交线路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线路选择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查询的重要内容,本文建立了满足不同公交线路查询者需求的最优线路选择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首先通过引入各条公交线路直达最短距离矩阵构造了公交网络直达关系图(直达矩阵),在直达关系图(直达矩阵)上,利用修改了的最短路算法,即可求得最优换乘路线。根据出行者的不同需求,通过在直达关系图上定义不同的权系数,可以分别求得换乘次数最少的公交出行线路、经过站点最少的公交出行线路;通过修改最短路算法,可以求得出行耗时最少的线路及出行费用最低的线路,另外,本模型还可以综合考虑出行者的需求情况,求得出行者满意度最大的出行路线。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公交系统随之越来越复杂.大中型城市有几百条公交线路,这些复杂公共交通网络在给市民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居民特别是外地游客的乘车路线的选择带来困惑.如何乘车成为市民的一件麻  相似文献   
4.
公交车是为市民出行提供服务的“准公共”产品,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研究如何合理规划公交车的调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由于公交客流量易受天气影响、不同时间段客流量及其变化程度相差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平高峰”因素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城市公交调度进行优化。模型由三个阶段构成,首先本文根据客流数据对公交的“平高峰”阶段进行定义,并验证其合理性;然后利用乘客在站等待时间与公交的各方面成本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和公共交通的运行成本最小的公交调度优化模型。最后将“平高峰”融入至染色体基因序列中,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不断迭代计算出最优公交调度方案。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平高峰”优化后的模型较于传统算法的乘客出行成本降低了13.75%且公共交通的运行成本减少1.7%,均优于传统算法。证明该方法对优化公交调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实时交通信息的发布使乘客出行更具灵活性.调查乘客对实时公交系统的应用情况及功能需求,并提取乘客乘车决策规则.考虑乘客决策的"有限理性"特征构建决策模型:将乘车舒适性因素转换为时间成本,运用云模型建立定量时间到定性概念的映射;依据出行参考点确定出行方案的因素权重,建立期望效用函数;构建不同的出行场景,运用决策模型进行出行方案排序.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大限度地克服乘客理性限制对决策的影响,对多线路多因素方案下的乘客乘车行为做出决策,决策结果符合乘客决策规则,有助于为公交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社会声学调查的方法研究了乘客对公交车内噪声的感知情况。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乘客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乘客对噪声的识别、反映、感受的若干问题。通过对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得出:车辆发动机以及乘客打电话、聊天的噪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也是乘客显著反感的噪声。车内噪声已经影响到了乘客的正常交流,也成为影响乘客因长时间乘坐引起心烦和疲劳的原因。鉴于以上影响乘客在有对座位的选择权时往往可能会偏向噪声影响小的位置。综合分析得出乘客对公交车内噪声感知偏向于比较吵闹、影响不大和有点厌恶。此外,对乘客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做了进一步分析得出:吵闹程度、烦恼程度在性别、学历、年龄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影响程度上性别有显著性差异,学历、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公交车内噪声已经成为影响乘车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公交车内噪声需要提高重视和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换乘行为是保持轨道交通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针对轨道交通网络,提出一种添加换乘因素的网络模型构造方法.首先,根据换乘站点的交汇线路数量N,再裂变出N-1个换乘站点;其次,这N个换乘站点相互之间有换乘通道相连,且每条线路通过其中一个换乘站点;最后将构造方法运用到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新旧网络模型的基本参数.结果表明:新建轨道交通网络模型在换乘流量的确定、负荷平均最短出行时间等方面弥补了以往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考虑停靠站影响的公交运输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建勋  黄海军 《物理学报》2010,59(5):3093-3098
受停靠站影响,公共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集簇现象.本文细致地考虑了公交停靠站长度和停靠站在线路上的分布情况,构建了一个新的公交运输系统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引入停靠站长度和停靠站分布两种因素后,模型在微观层面上更清晰地刻画了车辆在公交线路上的时空分布,再现了公交运行中的集簇现象,定量地评价了停靠站分布对车辆平均速度的影响.本研究对进一步认识集簇现象的形成机理和优化停靠站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元素为非负实数的矩阵,引入矩阵的一种双目运算——换乘运算,讨论了这种运算的一些主要性质.举例说明这种运算在城市公交路线查询中的应用,和其他查询算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一次运算,永久利用结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钱勇生  汪海龙  王春雷 《物理学报》2008,57(4):2115-2121
在Nagel-Schreckenberg提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公交车辆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多速混合车辆单车道城市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给出了随机减速概率、混合车流密度、公交车辆平均停靠时间、公交车辆占有率和港湾式公交车站间距对混合车流速度和流量的影响图.对混合车流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混合交通流模型 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