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28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333篇
物理学   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具有回报性质的互惠利他偏好建立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运用博弈理论进行求解分析,探讨了利他偏好与互惠偏好下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及其主观效用,并用数值仿真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双方互惠偏好会促进零售商降低废旧品回收价,扩充废旧品回收量;决策者的主观效用分别与对方的利他偏好呈正相关关系,且远大于无互惠利他偏好情形,这说明决策者的互惠互利行为倾向可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
模糊全区间序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绪柱  宋雪丽 《数学杂志》2005,25(3):320-326
本文试图对模糊偏好结构及模糊全区间序结构的定义进行探讨,并讨论它们的性质.以Fodor等提出的公理为基础,给出了模糊偏好结构的定义,同时对一类重要的模糊偏好结构-模糊全区间序结构的性质进行了讨论,得出了模糊全区间序结构的一些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4.
传统理论认为个体是风险厌恶的,展望理论提出个体是损失厌恶的,对于损失的感受程度比赢得要强烈得多。本文通过实验表明,大部分个体对于股票投资是风险追求,而不是风险厌恶的,而且在两个参考点之外的区间个体更偏好风险,而在两个参考点之内的区间对风险的偏好程度相对要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几种模糊传递关系进行比较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用于构造偏好关系的模糊关系应是互逆关系 .文中证明了对任意的 n阶互逆传递模糊关系 R,必有 Rn=Rn+1 .  相似文献   
6.
群体决策的偏好协调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一类群体决策问题,本文引进群体的偏好协调性指标,并且给出了偏好协调性指标的统计检验.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一个求该类群体决策问题的方法,以及讨论了群体的偏好快调性指标和群体决策结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氏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  相似文献   
8.
还原温度对超细K-Co-Mo催化剂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海  鲍骏  伏义路  卞国柱 《催化学报》2003,24(11):826-830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K-Co-Mo催化剂.样品经不同温度还原后,用于低碳醇的合成.XRD和HRTEM结果表明,样品是超细粒子,粒子尺寸为2~5nm.考察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最佳还原温度为500℃.最佳反应温度范围为310~330℃.升高压力和空速可以提高醇的收率和选择性.在空速14400h-1,压力6.0MPa和温度310℃的条件下,醇的选择性为55.8%,收率为520.0g/(kg·h),MeOH/C2+OH为0.27.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在200h的寿命实验中,活性基本不变.与文献中催化剂相比,超细K-Co-Mo催化剂对合成醇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对C2+OH的合成明显高于其他合成醇催化剂体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CO加氢反应、CO-TPD、CO/H_2-TPSR及C_2H_4/H_2-TPSR等手段,研究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反应K-Fe-MnO/MgO催化剂中MnO的助剂作用。结果表明MnO能大幅度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尤其是乙烯的选择性;MnO能抑制催化剂表面的乙烯加氢,因而有利于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及烯/烷的比值。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还原态K-Co-Mo催化剂的合成醇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还原态K-Co-Mo催化剂, 比较了不同的组分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钾和钴助剂的添加能显著提高催化剂合成醇的性能,尤其是提高了C2+醇的选择性。此外,反应温度、压力以及空速对合成醇影响明显,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催化反应中低碳醇的收率,但选择性下降;增加压力和空速可以提高低碳醇的收率和选择性,对合成低碳醇有利。在230 ℃,6.0 MPa,14 400 h-1条件下,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的收率为375.4 g/kg·h,选择性为70.2%,C1OH/C2+OH为0.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