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力学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叙述中国古老的孔明灯发展成的热气球在巴黎世博会的诞生过程,以及热气球升空的简单原理.  相似文献   
2.
分析上海世博会在世博筹备建设和举办时期对上海市经济方面影响.筛选了世博会影响经济的四个方面(国民经济,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的10个主要指标,构建了世博会影响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每一项指标,利用1995年到2002的实际数据用指数回归拟合模型测算出2003-2010年在未筹办世博会情况下各项经济指标的估计(拟合)数据,并建立单指标的影响力指数模型,在分析2003年后的实际数据与拟合数据差异基础上,获得了上海世博会在每个指标方面对上海的影响力指数;建立了多指标综合影响力指数模型,得出总的经济影响力的指数为0.2403.考虑到2008年底金融危机势必会削弱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通过参照另外两个同为中国直辖市的重庆和天津相同指标的变化,运用单独建立的模型,剔除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客观地揭示世博对上海地区经济的真实影响程度.并就两个典型的指标给出了具体的演算过程,最后得到了消除了金融危机后的所有指标的影响力指数值,最终获得总的经济影响力的指数为0.2531,即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的实际贡献率为25.3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斗拱的历史演变、力学性能的描述, 概括出斗拱不仅有着与建筑如影随形的兴衰史, 而且含蕴着中国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 时至今日, 斗拱的力学功能虽然有所衰弱, 但上海世 博会上的中国馆, 这个外形巨大的红色斗拱以它的标志性、力学美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建筑 悠久的历史沉积、丰富的文化内涵, 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 感. 从而揭示出斗拱蕴含在中国馆中的民族性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4.
凝固的乐章     
赵致真 《现代物理知识》2010,(2):33-36,37-47
建筑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和最直观的文明符号。诚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千百代祖先用日积月累的添砖加瓦,改变着大地的面貌和天际的形状。歌德的名言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些年湮代远的遗址和遗迹仍在吟唱着古老的神曲,与日俱新的华屋和广厦则谱写着当代的浩歌。回首一百五十多年世博会,我们可能错乱了每届五光十色的展品,但却不会混淆那些独树一帜的世博会建筑,它们是时代最生动的音符和最真实的旋律。  相似文献   
5.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客流总量,类比二维有热源的热传导问题,建立了世博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热力学传导模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了定量多因素的评价模型,并据此对上海世博会和前几届世博会做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