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化学   632篇
晶体学   3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计算二聚体系平衡常数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一些数学变换技巧,首次给出了关于二聚平衡常数方程组的精确解。根据排列组合原理,设计一个计算程序对一组实验数据可能形成的所有方程组求得的解进行平均,以消除实验误差的影响。用本方法算出二磺化和三磺化酞菁的平衡常数分别为0.75×10~6和0.92×10~5,表明溶解性越大,二聚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2.
将(4,4',4',4')四羧基酞菁钴(CoTcPc)和HRP标记核基质蛋白22抗体(HRP-Ab-NMP22)一起固定在Au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快速测定膀胱肿瘤患者尿液中NMP22抗原含量的安培免疫传感器(HRP-Ab-NMP22/Fe3O4/CoPc CME).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对NMP22抗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HRP对H2O2电催化氧化电流I0降低,△I0与NMP22浓度在1.0~150ng·mL-1成线性关系,检测限则为0.5ng·mL-1.该传感器基于一次性竞争性免疫反应,较Elisa法提高了检测速度,有望用于膀胱肿瘤的迅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用核黄素 蛋氨酸光照法和黄嘌呤氧化酶 细胞色素C还原法证实,在1.0×10-6~1.0×10-5mol/L范围内四羧基锰酞菁(TcPcMn)表现出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活性;用黄嘌呤氧化酶 NBT还原法测算出的TcPcMn清除O—·2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7.77×105mol-1·L·s-1,表明TcPcMn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酶能很好的抑制O—·2的还原性.TcPcMn既能催化H2O2与4 氨基安替比林和酚的显色反应,也能催化邻苯二胺的聚合,表明TcPcMn具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三酚自氧法得出,TcPcMn将O—·2的氧化性转化成了POD和H2O2的氧化性.因此只要牺牲一定的POD底物,TcPcMn就可以清除掉因歧化O—·2而产生的H2O2,继而能避免因发生Fenton反应而产生氧化性高于O—·2的羟自由基,从而彻底消除O—·2的氧化性,与SOD相比,这是TcPcMn的一个优势.  相似文献   
4.
酞菁锌参杂二氧化硅凝胶基质的光谱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将四磺化酞菁锌(ZnPcS4)成功地引入到了二氧化硅凝胶基质中,制备了均匀掺杂的有机/无机复合干凝胶。研究ZnPcS4分子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规律以探索其在复合体系中的存在状态。实验表明,在溶胶阶段,随着时间的延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单体的吸收峰强度增大,说明凝胶中酞菁单体的浓度增大;而形成凝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单体的吸收峰强度减小,二聚体的吸收峰强度增大,说明由于体系结构和微化学环境的变化,酞菁分子趋向于聚合。  相似文献   
5.
酞菁钴薄膜的折射率及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启婴  顾冬红 《光学学报》1996,16(2):07-211
通过真空镀法在单晶硅片上制备了酞菁钴薄膜,在波长扫描和入射角可变全自动椭圆偏振光谱仪上研究了CoPc薄膜的椭偏光谱并分析了其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的4,4',4',4''-四特丁基酞菁钴(II)为原料合成二氯4,4',4',4''-四特丁基酞菁钴(III)。以此为载体制备PVC膜电极。该电极的电位选择性次序明显不同于Hofmeister次序, 其最佳 响应斜率为-52mV/pNO2^-, 线性范围为3×10^-^5~1×10^-^1mol.dm^-^3NaNO2。通过改变配合物轴向的配位阴离子, 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电极的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强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简称DBU)存在下,MnCl2与邻二氰基苯在某些二元醇溶剂中可高效合成Mn(Ⅱ)Pc(Pc表示酞菁),同时研究了不同溶剂对合成产物的物种及产率的影响和不同氧化态锰的酞菁配合物在一些醇溶剂中的互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双晶XRF研究酞菁化合物中硫杂质的化学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酞菁化合物是一种大π键共轭体系的平面分子结构,它以颜色鲜艳、化学稳定性和价格便宜等特点,已在颜料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酞菁化合物的应用进入静电复印的领域.研究中发现:酞普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直接影响它的色泽、耐热性、稳定性以及光电导性.在诸多的酸苦晶型中,β-型酞菁是比较稳定的一种,其它晶型届亚稳态型.近年来,光敏性较好的X-型用于激光印刷机感光鼓的载流子产生层[1].用作静电复印中的酞育粗颜料,一般多为a一型,且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杂质[2],经高温真空升华提纯后,转变为卢一型.有趣…  相似文献   
9.
以四氨基金属酞菁为原料,合成了四种新的Schiff碱C60H36N12O4M(M=Cu,Ni,Zn,Co),并用质谱、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四个Schiff碱官能团及中心金属对其光学性质及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一组八烷氧基萘酞菁镍(Ⅱ)配合物Ni(Ⅱ)(RO)8NPC(R=C4H9,C8H17,C12H25,NPC=C48H16N8)在5种有机溶剂(Py、DMSO、DMF、CH2Cl2、C6H12)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与光谱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系列RO取代萘酞菁镍(Ⅱ)配合物的Q带吸收光谱比无取代的红移75nm左右,荧光光谱屯相应红移50~80nm,而溶剂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