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化学   38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5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粘菌(Myxomycetes)是真核生物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群.但是有关其分子系统学却研究得较少,目前大多数研究仅集中在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等少数几个种上.本文选取卵圆绒泡菌(Physarum didermoides(Pers.)T.Macbr.)为实验材料,用引物SMNUR101和SMNUR108对其rDNA小亚基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Wizard(r)PCR扩增DNA纯化系统纯化后,克隆到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测序,测得的序列长度为1910bp(见图1).该序列的测得添补了我国绒泡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空白,也为进一步研究粘菌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3.
原伊鲁烷型倍半萜醇芳香酸酯的碳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自人工发酵得到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ex Fr.) Quel.菌丝体中分离出十七个原伊鲁烷型倍半萜醇芳香酸翻,在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中,对其全去偶碳谱,偏共振谱或INEPT谱,C-H COSY谱和远程C-H COSY谱进行比较仔细地分析,指定了每个化合物各碳的归属,讨论了其碳谱的特征,并指出13C NMR谱是对新的该类型化合物结构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紫韧革菌(Stereum purpureum)代谢产物中分离出一个新的三环倍半萜烯醇(sterpurenol), 12,14-二羟基紫韧革烯。用二维核磁共振确定了它具有紫韧革烯(sterpurene,1)的骨架及它的整个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
龙章德  许建和  潘江 《催化学报》2007,28(2):175-179
 对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确定硅藻土和环氧树脂Eupergit C是较好的固定化载体. 固定化后酶的热稳定性、 pH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均明显提高. 以Eupergit C共价固定的脂肪酶,其操作稳定性比硅藻土吸附酶好,重复使用10批次后,剩余酶活力还有50%左右,戊二醛交联对Eupergit C固定化酶稳定性的提高没有明显效果,而硅藻土吸附酶经戊二醛交联后稳定性有所提高,经5批次反应后剩余酶活力还有50%. 使用交联后的硅藻土固定化酶(1 g, 200 U), 在两相搅拌反应器(工作体积200 ml, 甲苯∶水体积比=1)中对地尔硫卓手性前体(±)-反式3-(4’-甲氧苯基)缩水甘油酸甲酯((±)-MPGM)(有机相浓度为0.5 mol/L)进行了催化拆分,经5批次反应后,共得纯(2R,3S)-(-)-MPGM 18.6 g, 产品光学纯度(对映体过量)>99%, 总收率为37.2%.  相似文献   
6.
O157∶H7大肠埃希菌是一种致病力非常强的微生物.近年来,陆续有其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报道.1996年日本发生O157∶H7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爆发流行,感染病例逾万人,死亡9例.2001年我国江苏及安徽等地也发生了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所引发的感染性腹泻事件.目前O157∶H7大肠埃希菌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为分离培养计数法,此法费时费力,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得到检测结果[1,2],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亟需开发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多种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如ELISA法[3]、热解质谱测定法[4]、多聚酶链反应[5]、荧光成像技术[6]、生物发…  相似文献   
7.
天然多溴代羟基二苯醚类化合物是存在于海洋海绵体中的一类抑菌活性物质,国内外学者对此类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现他们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有效抑制多种有害菌[1-4]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盐生盐杆菌生长过程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LKB2 2 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盐生盐杆菌 R1、J7、S9以及 R1和 J7的融合子 F9生长的产热功率曲线 .根据曲线的特征 ,建立了古生菌生长过程的热动力学方程 :ln[P· ( 1 -P/Pm) r- 1 ]=ln[P0 · ( 1 -P0 /Pm) r- 1 ]+k· t.由此求得了盐生盐杆菌的生长速率常数 ,并对此模型和融合子 F9的生长进行了讨论 .该热动力学方程描述了一系列非理想的细菌生长过程的产热功率曲线 ,并将其与经典的指数式生长模型和 lo-gistic模型进行了比较 ,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首次报道了微量热技术在古生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营养缺陷型酿酒酵母AY生长代谢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尿嘧啶缺陷型酿酒酵母AY,和该菌株分别经穿梭质粒pYLZ2、重组质粒pYLZ2/f27、pYLZ2/622转化的3种菌株的生长代谢热动力学.尿嘧啶缺陷型酿酒酵母AY在基本培养基中不生长,没有代谢热效应产生,而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和丰富营养培养基(YPD)中生长,并且在YPD中生长最好;向基本培养基中加入尿嘧啶后,AY能够生长,而且随着尿嘧啶浓度的增加,其生长速率常数增大;经质粒转化的3个菌株均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代谢产热曲线各不相同,与转入质粒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了各菌株遗传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糖类研究(ⅩⅩ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氟乙酰氧基、三氯乙酰氧基和三氯乙酰亚胺基作为糖端基离去基团,在Lewis酸催化下合成了粘质沙雷氏菌O4抗原寡糖片段,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良好,三氟乙酸酯和三氯乙酸酯法具有很好的立体选择性,运用波谱法方法确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