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28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治理技术具有流程简单,一次投资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可同时脱硫脱硝,形成的副产物可回收利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蒸汽活化对钙基脱硫剂孔结构及固硫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在电站锅炉排烟温度条件下,水蒸汽对钙基脱硫剂的活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活化使得脱硫剂孔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明显改善了脱硫剂的固硫能力.这为进一步了解活化机理及开发省水,经济的排烟脱硫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贝壳固硫过程热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CT-2型热天平对贝壳的固硫反应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贝壳在含SO2模拟烟气气氛下的固硫能力、温度特性及SO2浓度对其钙利用率的影响特性;并利用JXA-840扫描电镜实验观察了贝壳与石灰石微观结构特性的主要差别。结果表明:贝壳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特性和固硫反应活性,其最佳固硫反应温度比石灰石高出约100℃,大部分贝壳更适合作900~1000℃温度下的燃煤固硫剂。  相似文献   
4.
基于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燃煤烟气中重金属As、Se、Pb的形态分布规律,研究了S、Cl等元素对As、Se、Pb的形态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性气氛下,As以As2O5、As4O6、AsO等氧化物的形式存在;Se主要以SeO2形式存在;Pb在1000 K以下主要是固态PbSO4,1200 K以上为气态PbO。还原性气氛下,As在较低温度时为固态As2S2,900-1400 K以As2、AsS、AsN气体共存,2000 K以上全部转化为气态AsO。Se在1100 K以下主要以气态H2Se存在,1100 K开始生成SeS和Se2气体,1800 K时主要是气态Se和少量气态SeO;Pb在中低温时主要是PbS,1800 K以上气态Pb为主要存在形态。S在还原性气氛下增大了AsS(g)、PbS(g)、SeS(g)的比例,氧化性气氛下对As、Se、Pb形态分布基本无影响;Cl无论在氧化还是还原气氛下对As、Se影响均较小,但对Pb的形态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高压沿面放电烟气脱硫技术动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高压沿面放电活化气体的烟气脱硫技术,在静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室冷态动态的实验研究。设计了便于反应和测量的动态实验装置。实验解释了电子束法脱硫技术中导致氨气泄漏的部分原因,验证了高压沿面放电脱硫技术可以在较低的运行电压下,达到提高脱硫效率,减少氨气泄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氧化铁浆液脱硫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实验研究了氧化铁浆液在酸性环境下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在一自制的脱硫塔中进行。通过燃烧液化石油气来产生烟气,将氧化铁的超细粉加入水中作为脱硫介质。实验中研究了二氧化硫初始浓度、水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脱硫率随着水气比的增加而增大;随二氧化硫的初始浓度的增加,其脱硫率呈降低趋势。在文中同时分析了氧化铁浆液的脱硫机理和此方法脱硫的优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CeO2-La2O3/γ-A12O3催化还原SO2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eO2/γ-A12O3,La2O3/γ-A12O3和CeO2-La2O3/γ-A12O3催化剂,并用XRD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n(SO2)/n(CO)=1/3,载流气体为N2,气体流量为1L/min,催化剂用量为15g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催化CO还原SO2反应的性能,研究了催化剂的活化过程、催化活性和反应物配比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La2O3/γ-A12O3在催化还原SO2反应中的活化温度比单组分催化剂CeO2/γ-A12O3,或La2O3/γ-A12O3,下降了50~100℃,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这可以解释为由CeO2的redox反应与La2O3的COS中间物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所致。还对SO2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CeO2的redox反应所生成的单质硫是整个过程中COS中间物反应的重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对CeO2-La2O3/γ-A12O3催化CO还原SO2反应提出了redox-COS叠加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河南贫煤不同温度燃烧烟气中环烃类产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色谱/质谱/红外联用系统研究了河南贫煤在不同温度下燃烧释放的烟气二氯甲烷富集液中的脂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及杂多环芳烃等环烃类物的组成和差异,尤其是对多环芳烃的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并与原煤常温二氯甲烷浸取中各化合物组成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10.
在无定型硅胶上化学键合十八烷基三氯硅烷,键合率17%-20%,粒度5μm-10μm,以此键合的吸附剂可有效地吸附香烟烟气中的焦油、亚硝胺,吸附率分别为15%-18%和37%-43%,研究了化学键合吸附剂的粒度和加入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