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0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原子化器温度、载气流速、KBH4 浓度等条件对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原子吸收光谱法 (FI-HG -AAS)测定硒时的影响。建立了FI-HG -AAS测定大米中硒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 ,测定硒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0 3 3 μg·L- 1,线性范围为 0~ 5 0 μg·L- 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4% ,加标回收率为 94%~ 1 0 2 %。本法克服了传统的间断氢化物发生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速度慢、样品耗量大、操作繁琐且因手工进样在进样速度和进样体积上容易带来误差等缺点。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灵敏度及自动化程度高 ,已广泛应用于大米及富硒大米中微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富硒天麻、葡萄及大米中硒的方法。测定硒的线性范围为0.33μg/L-50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3%-106%。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在弱硫酸介质中及活化剂邻菲罗啉存在下 ,微量铁对溴酸钾氧化胭脂红的褪色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 ,由此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1.2× 10 - 10 g·ml- 1,测定范围为 0~ 0 .2 μg/2 5ml ,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 15 2 .7kJ·mol- 1。方法应用于大米、水样中微量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微量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砷是一种毒性很大的元素,对人的心肺、呼吸、神经、生殖、造血、免疫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由于大气、地下水、土壤、肥料和农药等污染,砷会在粮食的可食部分积累,因此砷的测定已成为食品和环境监测的必测项目。测砷的常规方法有砷斑法、银盐法。目前,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已有报道。本文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砷,本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操作简便等特点,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建立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中汞含量的方法。采用DMA–80直接测汞仪,大米样品经干燥、分解灰化、还原等过程,直接进入冷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量。干燥温度为200℃,热解温度为650℃。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 ng/g,加标回收率为85.0%~99.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5%~3.70%(n=6)。利用标准物质和原子荧光法进行比对试验,测定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大米中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体积排阻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EC-HPLC-ICP-MS)联用技术分析富硒大米含硒蛋白组成方法。通过水提、盐提、碱提和醇提方法提取,并用丙酮沉淀蛋白,硒的回收率分别为9.6%,16.8%,48.2%和14.9%,纯化后的蛋白结合硒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碱溶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蛋白液经SEC-HPLC-ICP-MS检测,通过蛋白色谱峰(λ=280 nm)和ICP-MS硒峰(78Se)对比分析,利用分子量标准曲线测定出4类蛋白中含硒蛋白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富硒大米中清蛋白和醇溶蛋白并不是硒的主要存在蛋白。硒主要存在于>7 kDa的碱溶谷蛋白和球蛋白,其中碱溶含硒蛋白主要组分F1分子量为199.8 kDa。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不同消解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不同基质样品(沉积物和大米)Cd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该文采用干法灰化法、酸提取法、微波消解法和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等消解方法对水系沉积物(GSD)进行消解处理,比较了不同消解方法对沉积物Cd同位素组成测定的影响。随后使用微波消解法和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对大米标准物质以及实际大米样品进行了消解。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所获得的沉积物Cd同位素测试结果在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参考值范围内,能够满足同位素测定要求。而使用干法灰化法和酸提取法消解样品时,由于存在元素损失或消解不完全,标准物质Cd元素的回收率偏低(低至72.8%),导致同位素测试结果显著偏离真实值(Δ114/110Cd值最大偏差达0.24‰)。微波消解法处理标准物质Cd元素的回收率在96.6%~98.8%范围内,且同位素测试结果与高温高压密闭消解法结果吻合良好(Δ114/110Cd≤±0.04‰),表明微波消解法可以满足沉积物Cd同位素的测定要求,能够获得准确的Cd同位素组成数据。对大米标准物质和实际大米样品进行消解,所获得的Cd同位素测试结果与上述沉积物样品结果相同(Δ114/110Cd≤±0.04‰),进一步验证了微波消解法的可靠性,证实微波消解法可用于沉积物及植物样品(大米)Cd同位素分析的快速消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火焰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随机抽取的江西省、吉林省共五种大米中的Fe、Cu、Zn、Mn、Ca、Pb等六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江西省大米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均略高于吉林省前谷县达里巴乡大米,这可能与南北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分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隋凯  李军  卫锋  储小刚  赵守成  王玉萍 《色谱》2006,24(2):152-156
建立了固相萃取前处理净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检测大米中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采用ENVITM-18(C18)硅胶柱和ENVI-Carb(GCB)石墨化碳柱对样品进行净化、萃取,采用C8柱,以乙腈和5 mmol/L 冰乙酸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40 nm下进行检测。12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0.01~0.50 μg/g添加范围内的回收率为72.2%~106.5%,相对标准偏差为0.6%~6.4%,检出限为0.01~0.02 μg/g。  相似文献   
10.
增敏光度法测定粮食中微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Cl增敏碘 淀粉显色反应。NaCl用量为0 24g mL,H3PO4(3 97)为0.5mL的酸度条件下以KI还原KIO3与淀粉显色,λmax=483nm,λmax=2 7×105L·mol-1·cm-1。在483nm处,测得碘在大米、小麦和玉米中的回收率在96.3%~99.1%,RSD<2.5%。该法已用于大米、小麦、玉米等食品中微量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