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35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1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净化用吸附剂脱附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已吸附了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达到饱和程度的吸附柱,用1mol/L的生理盐水进行脱附,采用修正Langmuir吸附式建立了连续脱附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表明该数学模型适用于描述类似于LDL及VLDL这类蛋白质大分子的脱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免疫吸附剂的研究及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讨论了常用的免疫吸附剂载体材料的性质及使用情况,总结了免疫活性物质的常用固载方法以及在血液净化领域治疗各种疾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对猕猴(Macaca mulatta)血液和毛发的镁、锰、钼、镍、铅、铬、镉、锌、铁、铜、钙等11种元素的含量,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了测定.给出了各个元素在血液和毛发中的平均含量值和变动范围.指出毛发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一般较血液为高,且变动较小.与人体内含量比较,猴毛发的Cu、Mo、CA、Ni的含量与人发接近;猴血液的Zn、Fe、Ca、Mn、Ca亦与人的接近.对猴血液微量元素含量随年龄、体重、性别变化及血液含量和毛发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学检验.通过对测定值的比较分析,认为尽管动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随种类、环境、个体差异变化较大,就群体平均含量而言,仍存在着相似的变化规律。本文的测定结果对了解猕猴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效、简便、快速测定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在医学上尤其是对新生儿的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细菌抑制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质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酶/比色法以及酶电极法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O2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同时测定半乳糖、葡萄糖双组分,线性上限分别为4.5mmol/L和4.0mmol/L。而且在测试双组分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7.
含DNA配体的VT吸附剂结构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异氰尿酸三烯丙酯 TAIC)为交联剂,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合成的共聚物(VT),经皂化和活化后,固载上DNA,即得含DNA配体的VT吸附剂。测定了各产物的物理性能,表面形态,红外光谱和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大平均孔径,皂化后亲水性增强,随活化而使比表面积增大,孔分布趋于均匀,固载DNA的能力高,致使最后产物表面DNA覆盖致密程度高,考察其血液相容性良好,对血小板粘附率约为10%,对白细胞无破坏,每克吸附剂清除抗-DNA蛋白2小时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8.
刘汴生等分析了百岁老人聚居区(有百岁老人27人)为对照区的土壤、饮水、大米、小麦、黄豆以及百岁老人血液、头发的16种微量元素。无百岁老人区结果显示,所研究的百岁老人聚居区饮水中锰、锌、锶、氟和土壤中锶、氟、钼、铜、镍含量高于对照区;大米和小麦中硒、铁、氟高于对照区,铜等低于对照区。全血铜含量低于对照组,全血锌与国内健康成年人的水平相差无几,血硒含量也在一般健康成年人的适宜水平。百岁老人发铁含量低于对照组。含锰量约高于一般健康老人6倍。由上述结果不难看出,属于抗氧化剂或抗氧化酶成分的硒、锰在百岁老人组供应量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面接触角、表面ξ电位和血液相容性实验,研究了聚(醚-酯)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的表面组成和性质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很差,并且与表相中软段的富集量无关;当亲水性的PET-PEO多嵌段共聚物与疏水性的PET-PTMO多嵌段共聚物共混后,发现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共混比例,此时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量大大降低。对于共混物,表相△[C—O)/[C—O]和表面ξ电位可以较好地与血小板粘附量相关联。以上结果清楚地表明,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平衡、软段深度层次分布及表面电位是影响血液相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血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女作期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对101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和30例正常人全血中锌、铁、铜及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锌、铁、铜和钙4种元素均明显于正常人。提示患者血中微量元素总量减少,可能是慢性支气官炎易反复感染、加剧病变发展的原因之一。认为合理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有助于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