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鸟嘌呤核苷为虚拟模板,本体聚合,合成GTX1,4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显示,MIP具有分布均匀、大小均一的孔穴.平衡吸附实验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比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具有更高的结合容量,对膝沟藻毒素GTXI,4有更好的选择性.用MIP填充固相萃取小柱(MISPE),以0.1 mol/L乙酸溶液为淋洗液,甲醇-水(95∶5,V/V)溶液为洗脱液时回收率最高,达到85.0%.用优化后的淋洗洗脱条件测定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中的GTX1,4,分别为1.10和0.99 μg/L,RSD分别为3.3%和4.4%,说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限和较高的测定精密度.  相似文献   
2.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获得的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数据,与假设原初分别为质子、氦核、中等核(Z=15)和铁核的Monte-Carlo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宇宙线膝区原初成分无明显变化且以轻核为主.  相似文献   
3.
香港海域毒性微藻Alexandium tamarense的麻痹性贝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从香港海域底坭分离并培养的毒性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iumtamareuse)的毒性和麻痹性贝毒素的组成进行研究。由生物试验测得其毒性为4.11×10-6MU/cell,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毒素的组成,结果表明所含麻痹性贝毒成分主要是膝沟藻毒素-2(GTX2),含量为94.13pg/cell,本研究所用的微藻毒素提取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都比较容易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 1978年6—8月间作者在青海、甘肃、陕西等西北高原地区采集到一批植绥螨标本,经整理鉴定发现三新种。分隶属于植绥螨科的纯缓螨属和盲走螨属。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西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5.
使用4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强相互作用模型,按照西藏羊八井ASγ联合实验的条件,对“膝”区能量宇宙线的大气簇射过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分析了不同模型的簇射特征,找出与原初组成比较密切的特征量.最后用一种BP型人工神经网络对模拟结果进行分辨,并检验了分辨能力与作用模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网络能有效地挑选出不同模型产生的质子事例,分辨能力受作用模型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6.
使用4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强相线作用模型,按照西藏羊八井ASγ联合实验的条件,对“膝”区能量宇宙线的大气簇射过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分析了不同模型的簇射特征,找出与妆组成比较密切的特征量,最后用一种BP型人工神经网络对模拟结果进行分辨,并检验了分辨能力与作用模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网络能有产地挑选出不同模型产生的质子事例,分辨能力受作用模型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0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单髁置换术,观察组给予膝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股骨前髁偏距变化值、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后倾角和胫骨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存在创伤大、出血量多等缺点。  相似文献   
8.
怀柔EAS阵列对初级宇宙线“膝”区能谱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仔细分析了近年来怀柔广延大气簇射阵列记录的65万个大气簇射事例,得到了簇射Size(即荷电总粒子数)谱和1015—5×1016eV能段的初级宇宙线微分能谱.此谱呈明显的、平滑过渡的“膝”样结构,拐点在3×1015eV附近.除了“膝”较平滑不象明野谱那样尖锐拐折而外,怀柔谱在绝对流强和“膝”的位置上都与日本明野组吻合得很好.在银河磁场刚度截止模型框架下,怀柔实验Size谱界定的宇宙线质子谱拐折能量Ec的取值范围在160到240TeV之间.  相似文献   
9.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获得的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数据, 与假设原初分别为质子、氦核、中等核(Z=15)和铁核的Monte-Carlo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宇宙线膝区原初成分无明显变化且以轻核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的数据研究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定点密度谱,谱呈现明显的拐折.通过MonteCarlo模拟,得到拐点对应的能量约为1.7×1015eV,拐点前后原初能谱指数差约为0.43,证实了KASCADE实验μ子定点密度谱呈现拐折的首次观测结果,又一次推证了原初宇宙线能谱膝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