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46篇
化学   830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防紫外线伞ATR-OMNI采样器的FTIR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实验使用OMNI采样器,直接对伞面内外进行单反射ATR的分析,快速、简便、不破坏样品,得到分辨率很好的红外图谱,再配合红外谱库的谱图检索,可以分别得到匹配率95%以上的尼龙-6和聚酯型聚氨酯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旋涂法,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偶氮侧基的聚氮酯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并利用二倍频YAG激光(532nm)作为激发光,白光光源作为参考光,在室温下测试了该薄膜在激发光作用前后的吸收光谱,发现该薄膜在430nm-530nm内有较强的吸收。以及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和撤去激发光后,随着无光照时间的延长,360nm与500nm波长处吸收强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群  王源身 《波谱学杂志》1989,6(2):177-182
本文用改进的Goldman-Shen脉冲序列研究了聚丁二烯加MDI离子化聚氨酯体系中磁化矢量的自旋扩散过程,通过一些合理的简化,求解了扩散方程,得到了一种可定量的求出多相高聚物微区尺寸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4.
机械加工后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破坏了模塑成型的外表面膜层,材料本身多孔隙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潮、变形,孔隙吸附的气体对真空度有严格要求的镀膜造成极大困难,材质疏松不利于膜层结合,其低熔点的性质也使镀膜工艺的选择受到限制。采用合适的前处理技术和磁控溅射镀膜参数,可以在保证制造精度的前提下镀得一定厚度的不锈钢膜层,为该类产品提供有效的防护。  相似文献   
5.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聚氨酯材料体系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它是以聚氨酯树脂为基体,经发泡工艺制作而成的泡沫材料。由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老化而导致其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因而老化性能的研究和贮存寿命的评估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增韧环氧树脂(TEP)和蓖麻油聚氨酯[PU(CO)]形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两网络间具有一定数量的交联点,在一定组成下,该IPN的tanδ-T曲线半峰宽达100℃,tanδ最大值接近1,阻尼性能良好。形态研究表明,该IPN既有增韧环氧树脂本身的两相结构,又有IPN的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7.
<正> 表面性质在医用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血液相容性材料的表面对血细胞具有吸附、变形、凝血、溶血等作用。表面能和界面能是医用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材料的表面能及其极性与非极性分量在影响或控制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之面一直是医用材料的重要课题。Raier曾提出当材料的临界表面张力在20-30erg/cm~2时,血液相容性好,也有人认为,血液与材料的界面自由能趋于零时,才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对泡沫塑料分离富集微量金属元素已有很多报道。我们参照双硫腙萃取测银的条件,拟定双硫腙—泡塑富集、硫脲解脱、加热雾室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痕量银的分析方法,基本能满足化探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
弹性体型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荣江  李光 《应用化学》1994,11(3):62-65
用DSC、WAXD和SAXS研究了溶液共混的弹性体型聚氨酯(PU)/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结构。结果表明,PU/PC为部分相容体系;共混过程中,溶剂DMF的诱导作用使PC形成结晶,其长周期与PU硬段形成微相的长周期相近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