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力学   8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广饶县咸水入侵灾害的发生在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严峻性。本文分析了引起海(咸)水入侵的基本矛盾, 制定了防治咸水入侵灾害的对策和措施──水文地质环境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2.
味觉是动物为适应其内在新陈代谢的需求而形成的对外界食物信息感的天性之一。鲜咸甜感为食诱信息;苦涩辣感为拒食信息;酸感因时、地、主、客情况不同而属前者或后者。基本呈味分子的结构特征是:首先它们应有极性始能为与其极性相对应的味受体所吸引,这一化学现象,可用Lewis酸A、碱B表示。酸者为可离解之酸性物HA;苦者多属可极化性及共价键性均强之碱性物B;咸者乃强离子性中性盐A+-B-。估计酸受体正负极间距离最短;咸受体B′--A′+间约相距4.84-6.56Å。甜者多属带共价键性之两性物A-B或AH-B,相距约2.8-5.4Å。估计苦受体系高焓脂质洞穴,故苦者无正负极距要求,仅需有较强可极化性。这些生味基结构可与一疏水部分C结合,C多为增强味感的助味组份。鲜者则可认为系咸甜两种结构要素相结合所产生的另一种味结构A+B-(C1-9)AH-B。本文介绍咸味及鲜味分子的结构化学。  相似文献   
3.
垂直与水平渗透作用下潜水非稳定渗流运动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河渠边界控制的半无限含水层,建立垂向入渗与河渠水平渗透共同作用下的潜水非稳定渗流模型;利用Boussinesq第一线性化方法,通过Laplace变换,给出模型的解析解. 证明相关经典公式与模型特定解之间的转换关系,分析经典公式适用范围.根据模型解,逐一定量研究下述变量,如垂向入渗强度、河渠水位变动幅度、含水层结构参数如给水度和导压系数、计算点与边界之间的距离,对渗流过程的影响.这些变量的变化,对潜水位获最大上升速度的时间产生延迟效应;论证一些变量间产生等效延迟效应的条件.根据解的数学特征,讨论其对应的物理意义和潜水位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河渠边界控制下的半无限含水层中,对时变垂向入渗影响下的潜水非稳定渗流模型,利用Boussinesq第一线性化方法,通过Laplace变换并结合卷积原理,导出模型的解析解.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解的数学特征,建立相应的含水层参数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河渠与含水层之间水量交换的公式,以及计算潜水蒸发强度的递推公式.以安徽淮北平原某河流-潜水含水层系统为例,阐述上述方法的计算过程与步骤.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压力CO2在深部咸水层中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为背景,针对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和水在岩心中的驱替过程和运移规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核磁共振设备,得到了岩心的孔隙率、岩心中超临界压力二氧化碳-水相对渗透率随饱和度变化曲线及不同时刻岩心中水的分布特征等。研究表明,用核磁测量得到的岩心孔隙率具有很高精确度,利用核磁共振得到横向弛豫时间T2图谱,可以有效分析有效孔隙率和可流动流体所占比例。通过观察不同注入比例时的切层图像,发现在注入比例为CO2:H2O=3:1(体积比)时在入口处出现了较显著的浮升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热泵耦合含水层储能系统的地下水流动及热质迁移的耦合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井距和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对井抽灌储能区域的温度场变化.通过分析得出:增大井距可延长发生热突破的时间、提高储能效果,但储能对地下环境的热影响也相应增大;含水层介质的渗透系数(或渗透率)、弥散度以及导热系数越大则储能效果越差,体积比热容越大储能效果越好,且体积比热容对储能效果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矩形边界越流承压含水层中非完整井抽水引起的复杂地下水流动问题,建立了直角坐标系下越流承压含水层非完整井稳定流数学模型.通过对地下水流动计算模型的有限Fourier变换和有限Fourier变换域降深函数的逆变换,提出了不同类型边界条件下越流承压含水层非完整井三维稳定流降深解析解.在验证降深解析解正确性的基础上,通过降深解析解计算精度的分析,并结合非完整井抽水条件下含水层地下水流动特性,给出了降深解析解满足计算精度要求的计算项数取值.探讨了含水层正交各向异性、抽水井完整性、井位布置等因素对含水层降深和地下水流动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工程案例阐明了降深解析解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含水层热量输运中自然热对流和水-岩热交换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含水层热量输运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热对流和水-岩热交换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的是为了弄清两种作用对热量输运的影响。首先针对普通水流方程和热量输运方程的局限性, 给出了能够描述这两种作用的新的数学方程, 并通过建立一个非线性三维含水层热量输运模型加以实现。然后利用上海第二承压含水层的群井储能试验资料, 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 自然热对流通常对含水层的热量输运有明显作用, 定量研究时不应忽略;水-岩热交换作用持续时间短, 对整个热量输运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分布有巨厚、松散的第四纪沉积层,地下含水系统为一复合含水层系统,深基坑降水一般采用非完整井,且由于深基坑周围连续挡水墙难以深入含水层底板,所以其地下水渗流场变化极其复杂,具有明显的三维流特征。本文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基坑降水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多层含水层复合存在、含水层最深底板埋深达149m、基坑周围挡水连续墙埋深达34m、基坑内地下水位降深达26m的情况下的地下水三维渗流场特征,并以此为据确定出了该基坑降水的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定龙 《力学学报》1996,4(2):75-80
本文从水动力和水化学两方面讨论了大屯孔庄矿副井井筒破裂与第四系底部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关系, 详细分析了底部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可能对底部含水层及其周围岩土体以及井筒受力状态和强度特征产生的影响。首次指出了底部含水层水动力变化在井筒外部受力环境分析中的重要性和水化学作用对井壁混凝土强度的损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