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8篇
  免费   3178篇
  国内免费   6202篇
化学   8768篇
晶体学   156篇
力学   920篇
综合类   369篇
数学   2270篇
物理学   6835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977篇
  2013年   913篇
  2012年   744篇
  2011年   876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778篇
  2005年   734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689篇
  2001年   692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318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属间远缘杂交水稻耐旱性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在YOSHIDA水稻专用培养营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PEG 6000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属间远缘杂交新型水稻品种“远诱1号”(Y)及其水稻亲本“圭630”(G)、高梁亲本“桃长红”(T)以及生产推广杂交组合“汕优63”(S)等试验材料某些生态生理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1.0MPa的高渗胁迫下,Y、G、T的萌发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萌发系数GC分别为36.9  相似文献   
2.
金属与金刚石薄膜接触的电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光华  张兴旺  季亚英  严辉 《物理学报》1997,46(6):1188-1192
用热丝辅助化学汽相沉积技术在Si衬底上合成了含少量受主型杂质的近于本征的金刚石薄膜,并研究了三种金属(Cu,Ag和Al)与它接触的电学特性,以及退火对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Ag与金刚石薄膜接触的电学特性比较类似,而Al则明显不同;而且退火对它们的接触特性影响很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环状连续强激光下光学薄膜的瞬温和热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研究了非冷却光学薄膜元件在环形激光光束辐照下的瞬态温度分布和随后的热畸变,并且用泰曼干涉仪实际测量了连续波氧碘激光辐照各种非冷却光学元件的热畸变量并与理论计算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和实验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Cundari和Stevens等推导的有效芯势对镧系金属一氢化物进行了理论计算,以探讨镧系金属元素与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镧系金属一氢化物基态时理论上是稳定的,最稳定的是SmH,最不稳定的是DyH;键长计算结果显示,基态时镧系金属一招兵买马花物有独立王国 收缩现象发生;红外振动频率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成键轨道中,金属原子轨道的贡献主要是s轨道和d轨道:从CeH至ErH(GdH)例外)随着外层电子的增加s轨道成分逐渐增大d轨道成分逐渐减小;从TmH和LuH(包括GdH),成键轨道中金属原子轨道的贡献主要是d轨道,约为90%;约大多数镧系金属一氧化物的成键轨道中金属原子轨道f成分小于1%。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超轻多孔金属的结构、性能,研究从材料范畴发展为物理学范畴.发展的新趋势为,将国家高技术目标需求与科学前沿相结合,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直接置换法制备包覆型纳米铜-银双金属粉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AgNO3为主盐,采用直接置换法初步制备了包覆型纳米铜-银双金属粉末,分析了工艺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铜-银双金属粉末为包覆型结构,平均粒径约70 nm,分散性较好,表面银的原子分数达到74.28%。在洗涤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保护剂,有效解决了纳米铜粉的氧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郎晓丽  吴式枢 《中国物理 C》2006,30(Z2):224-226
采用带自相互作用的夸克介子耦合模型(QMC)计算了核物质的一些性质, 得到 密度依赖的标量介子与核子的耦合常数, 并把该耦合常数的变化趋势引入到VDD和SDD中, 即把核子结构的信息引入到了QHD中. 数值结果表明核子的内部结构对核物质性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