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8篇
晶体学   17篇
物理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长石、高岭土、石英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分相液滴自清洁.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等测试仪器表征了样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二氧化钛添加量为5wt;时,表面形成大量细小的孤立液滴,体积分数达58.48;,具有高的表面硬度(869.10 kg/mm2)和良好的亲水自清洁性(表面润湿角为13.361°).与现有的表面涂覆纳米涂料相比,该自清洁耐磨性强,制备方法简单,在中高温建筑陶瓷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2.
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的11件装饰性硅酸盐珠饰进行了无损分析研究。依据分析结果将这些样品划分为钠钙硅酸盐玻璃、铅钡硅酸盐玻璃和砂三种类型。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钠钙硅酸盐蜻蜓眼玻璃珠的蓝色眼珠部分采用Co2+着色。拉曼光谱分析在铅钡体系硅酸盐样品中检测到了人工合成的硅酸钡铜系中国蓝和中国紫颜料,在钠钙蜻蜓眼玻璃的白色区域检测到了锑酸钙(CaSb2O6)乳浊剂/着色剂。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所分析样品的可能来源及其反映的早期文化和技术交流状况。含有中国蓝、中国紫的装饰性珠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应当是受到当时秦人的影响。而钠钙蜻蜓眼珠的成分特点,又与新疆等西北地区出土的同类珠子有相似之处。可见西戎人在玻璃制作技术方面同时受到北方草原民族文化和秦文化的共同影响。这批样品中以泥芯和玻璃化材料共同组成的装饰珠子,可能是从砂珠向玻璃珠的过渡类型,这对于研究我国玻璃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王超 《人工晶体学报》2012,41(4):1138-1142
通过在基础中添加金属氧化物MnO2 、CuO和V2O5,在随炉冷却的烧成制度下,成功制备了银色金属光泽.采用L9 (33)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MnO2、CuO、V2O5加入量对面效果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1)CuO加入量对面金属光泽的产生显著影响,V2O5的影响不明显,当CuO加入量小于3;时,层为透明状.随着MnO2和CuO加入量的增大,面逐渐呈现无光及变色的趋势,MnO2、CuO、V2O5的推荐加入量分别为4;、3;和2;.(2)层中存在大量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片状晶体.晶体尺寸均匀,表面平整光滑,并形成大面积平面网状排布.(3)层中大量沿坯体表面平行生长的片状晶体容易对光线造成强烈的镜面反射,是造成面出现高亮度银色金属光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灰是我国古代独特的传统用核心原料,其中以景德镇生产的灰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正所谓“无灰不成”。它不仅成就了景德镇宋元明清的制瓷盛况,而且拥有复杂、严谨且带有一丝“神秘”色彩的制备工艺,其原料选择、工艺原理、用机理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研究者探究我国古代制瓷“秘诀”的一个重要课题。实验采集了狼萁草等四种典型柴草和两种石灰石,分别进行了煅烧实验,并借助ED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各原料灰化后的化学组成及不同煨烧次数所制得灰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进行科学表征和对比研究,初步剖析了灰制备采用独特的三次煨烧工艺的科学意义。结果表明,狼萁草化学组成中Fe2O3和MnO含量分别高达1.41%和1.52%,而P2O5含量则为四者中最低的0.54% ,不仅有利于景德镇传统灰呈现 “白中泛青”的效果,还有利于提高层的透明度,促进景德镇传统下青花等彩绘瓷的发色。灰色石灰石不仅CaO含量低于黝黑色石灰石,且MgO含量更是高达35.79%,这正是古代制灰匠偏爱选择黝黑色石灰石的主要原因。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煨烧次数的增加,不仅灰化学组成中的K2O,P2O5,MnO,Fe2O3的含量均呈明显递增趋势,且其物相组成中的CaCO3含量呈递增趋势,而Ca(OH)2含量则刚好相反,呈下降趋势,这不仅有利于景德镇瓷器呈现“颜如玉”的外观特质,也有利于克服配过程中浆因含一定量的Ca(OH)2而引起的“作浓”现象。可见,灰制备选用独特的原料及其煨烧工艺,是景德镇古代灰独具特色并得以长期发展的技术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拉曼光谱(RS)等方法, 对3块不同时代、不同埋藏环境铅陶表面腐蚀物的化学组成、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汉代陶表面的腐蚀物主要为白铅矿;宋代绿陶表面的腐蚀物主要为磷酸铅钙,锈蚀物中黄色是缘自其中一定量氧化铁的存在;唐三彩表面的腐蚀物中有磷酸铅钙与白铅矿两种物相结构的存在,锈蚀物表面的棕褐色是少量氧化铁与炭黑共同致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黄釉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以景德镇明清以来低温黄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能谱组合、透射电镜等仪器对样品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景德镇低温黄的显微结构演变情况,发现景德镇低温黄主要有黄下施底和黄下无底两大类,并进一步分析了底的存在对黄品质的影响情况.研究得出黄与底、胎的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铅长石,白、底与胎中间层所析出晶体主要为钙长石;同时,还发现民国黄表面存在一层细小的烧绿石型黄色Pb2Fe0.5Sb1.5O6.5晶体.  相似文献   
7.
针对钙镁硅酸盐系列结晶,研究配方中钙、镁氧化物含量及CaO/MgO比值发生变化时,对烧温度及析晶体矿物种属、析晶集合体形态的影响;分析探讨钙、镁氧化物影响析晶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aO/MgO比值近于1时,烧温度相对较低;CaO/MgO比值向大于1或小于1方向变化时,的烧成温度趋于升高.CaO/MgO比值在影响析晶体矿物种属的同时,影响析晶集合体的形态特征,认为这是由矿物的析晶习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B2O3以降低烧成温度,利用赤泥中的Fe2O3为着色剂,在1150℃左右低温烧成制备了CaO-MgO-Al2O3-Fe2O3-B2O3-SiO2系微晶.赤泥的加入量为20;左右时,面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显微硬度.利用XRD、SEM研究了的物相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中析出的微晶是普通辉石,微晶的含量随MgO及Ca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而提高Al2O3含量则抑制微晶的析出.  相似文献   
9.
长余辉发光材料在陶瓷行业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长余辉发光材料和陶/搪瓷材料的结合始于80年代,当时采用的是传统的硫化物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种新型长余辉材料的发现,使性能更佳的长余辉陶/搪瓷制品的开发成为可能。本文介绍新型铝酸盐体系、硅酸盐体系及新型红色长余辉材料应用于低温陶/搪瓷料(800-900℃)、中温陶瓷料(980-1100℃),及将低温陶/搪瓷料、中温陶瓷料应用于陶/搪瓷制品的研究,以及将各种新型长余辉材料应用于花纸、玻璃行业中。这种长余辉陶/瓷制品性能稳定、发光强度达到发光粉的80%,发光时间可达12h以上;而且应用工艺简单,可直接用传统的陶/搪瓷制品工艺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0.
是古代铅陶瓷器表面较为常见一种病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技术,分析了湖北黄冈地区出土宋代绿陶表面银的成分和结构。结果发现,银中富含钙(5.1%~9.2%)、磷(4.6%~9.2%)、铅(56.9%~70.5%)等元素,并有Pb10-xCax(PO4)(OH)2(x<2.7)物相存在。结合其出土前(弱酸性的土壤)埋藏环境,推测银应为土壤中羟磷灰石及各种磷酸化合物与陶表面Pb2 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