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勒纳德是德国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由于他在阴极射线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勒纳德生平菲利普·勒纳德(P.E.A.Lenard,1862~1947)1862年出生在捷克的普雷斯布格,曾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得到本生、赫兹、亥姆霍兹和昆开等人的指导。1892年起任波恩大学讲师,并担任赫兹的助手,1894年被聘为布雷斯劳大学教授。1895年任埃克斯-夏佩勒大学物理教授,1896年任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教授,1898年成为基尔大学教授。勒纳德曾于1886年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1911年获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奥斯陆)大学博士学位,1922年获  相似文献   
2.
科学和艺术     
许槑 《物理通报》2006,(10):56-58
科学与完美是不是一致的?科学家们是否有权使用完美这个词?至少,对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是”.2002年,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写道:“近代物理学的一些重要方程式是科学知识的永久部分,甚至比它们较早出现的美丽大教堂还要经久不衰.”1960年代,狄拉克(Paul A.M.Dirac)有句名言:“完整的方程式之完美较之它们适合实验结果更为重要.”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Richard P.Feynman)也坚信他提出的一项理论,即使该理论显得与实验数据有矛盾.1957年,他写道:“理论是优雅和完美的,重大事件是短暂的闪光.”  相似文献   
3.
 尽管许多科学史家对于那些为数不多的物理学大师经商一事,仅仅是只言片语,或者缄口不言、讳莫如深,但笔者为了“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特以艾萨克·牛顿(IssacNewton,1642~1727)和路易·奈尔(LouisEug埁neF啨lisN啨el,1904~2000)为例,简要谈谈著名物理学家经商的故事,并由此引发了一番深沉的反思。牛顿经商的目的“站在巨人肩上”的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自从于1667年春重返剑桥大学,经过多年研究后,虽然在经典力学、光学等领域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仍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相似文献   
4.
 2001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与科罗拉多大学的联合天体物理研究所(JILA)39岁的教授康奈尔(E.A.Cornell)和50岁的教授维曼(C.E.Wieman)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43岁的德裔教授凯特勒(W.Ketterle).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26
由于用X射线研究晶体内原子和分子结构的贡献,布拉格和儿子小布拉格共获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882年取得剑桥三一学院的奖学金,1885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数学毕业考试,同年就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数学和物理教授。1912年回伦敦,发明布拉格电离分光计,为现代X射线衍射计的雏形,用它可精确测定X射线波长和晶体的各项数据。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是由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人组成的,而造就这样的人需要通才教育。通才教育也称普通教育。“普”即普遍,乃就“面”而言;“通”即通达,盖以“质”而论。它主张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培养通才,而非“专业人才”。简言之就是应培养和谐的“人”,而不是仅仅有用的“机器”。最早主张通才教育的是孔子。《论语·公冶长篇》里有一段孔子与弟子子贡(端木赐)的精彩对话,“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相似文献   
7.
200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Alexei A.Abrikosov,Vitaly L.Ginzburg和Anthony J.Leggett,以表彰他们对超导和超流理论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三位从事天文学研究的工作者。索尔·珀尔马特与布赖恩·施密特分别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从事有关超新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