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169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2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乌桕类可可脂结晶过程中表现体积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乌桕类可可脂(CTCBE)缓冷结晶横向胀罐爆裂原因,研究CTCBE结晶过程中的膨胀特性,采用流体静力法测试了不同等温结晶条件下CTCBE结晶形成的表观密度和表观体积及其横纵向膨胀状况。结果表明,CTCBE缓冷结晶后形成外部和中部两个晶区。在5-25℃的各等温结晶范围内,当结晶温度增加时,外部结晶区域减小、表观密度变化不大;中部结晶区域增大、表观密度明显减小,CTCBE的表观体积、横向、纵向膨胀率均增大,膨胀横向大于纵向。进一步表明CTCBE在自然缓冷固化的表观体积根本上由其结晶温度决定。为有效防止横向胀罐,自然缓冷固化温度应低于10℃。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化学分类法与红外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本文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五加科、桔梗科、木兰科、樟科、豆科、蕨类等科目中的典型药用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了各科内植物的异同,并且讨论了相同植物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药时间对其红外谱图的影响。结合药典中关于药物主体有效成分的记载,分析了各药用植物谱图中主要成分的特征基团,对主要吸收峰进行了指认。在传统形态比较分类方法的基础上,FTIR可以成为一种快速、可靠、客观、有效的化学分类学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5种中草药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建立了怀牛夕等 5种中草药中六六六及滴滴涕异构体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以石油醚 +丙酮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 ,提取液以浓硫酸净化。采用SE 30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样品 ,GC ECD检测六六六、滴滴涕农药的残留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5 .7× 10 - 7~ 2 .8× 10 - 4μg ;最小检测量为 1.3× 10 - 1 4~ 2 .5×10 - 1 2 g ;加样平均回收率为 88.8%~ 99.1% ;RSD为 0 .9%~ 5 .3%。  相似文献   
4.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具有高的分离效率和低的检测限的优势,现已在分析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药物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中草药的研究在我国医药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CE-AD分离并检测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对于促进中草药的药理药效研究及中草药的定量分析和质量监测等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CE-AD在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评述了该法与其他分离分析方法相比在中草药分析中的优越性,并对CE-AD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的脉冲进样装置,用于火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煎剂中的Ca,Mg,Fe,Mn,Zn五种金属元素含量,实验表明,利用此种装置可以同时获得两种进样方式的分析结果,线性范围比常规法宽两倍,耗样量,精密度及分析速度均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6.
藏药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所明  李榕  林国强 《有机化学》1998,18(3):259-262
从藏药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 Hand Mazz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四个B环未取代的黄酮, 分别为乔松素(1), 高良姜素(2), 3, 7-二羟基-5-甲氧基黄(3), 3, 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4), 化合物(2)对人皮肤痤疮菌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孙素琴  刘军  周群 《分析化学》2002,30(2):140-14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 FT-aman)光谱法对大黄(西宁大黄)与伪品大黄(华北大黄、山大黄、水根大黄)进行了无损快速的鉴别。结果表明:尽管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差别较小,有大部分的化学成分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在红外、拉曼谱图中各自的特征峰较突出,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可直接鉴别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STE-MECC法分离测定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酸。萃取条件为压 力41.4MPa,温度50℃,改性剂量0.4mL。被测组分在10min得到全部分离。本法准确、简 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评价中药厚朴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产地和市售的二十四种厚朴药材及饮片的萃取液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紫外光谱分析;对所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进行分类,概括出不同样品化学成分的异同,认为大叶木兰可做为厚朴的代用品,而在陕西安康购得的样品不应做厚朴使用,后者经生药学鉴定为厚朴伪品凹叶木兰。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为寻找药材的代用品、评价中药质量及鉴定伪劣药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佳木斯地区中草药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佳木斯地区产12种中草药的元素含量,为本地区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