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铁箍散的茎和根中分得六个化合物, 其中一个是新化合物, 命名为表恩施辛(1,epienshicine), 在体外具有抗癌活性. 其结构由光谱分析和化学转化确定为1-氧代-2R, 3S-二甲基-4R-(3-甲氧基-4-羟基苯)-6,7-次甲二氧基四氢萘. 其余五个为已知物, 分别鉴定为恩施辛(2,enshicine),isoschizandrolic acid(3), 去氧五味子素, β-谷甾醇和硬脂酸, 其中3系首次自天然界获得.  相似文献   
2.
刘嘉森  马玉廷 《化学学报》1988,46(5):460-464
从湖北房县中坝采集的南五味子(Kadsura sp. 种名待定)根中, 分得四个新化合物. 本文报道其中之一—五味子酯F(schisantherin F)的分离与结构研究以及在结构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十一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理化数据.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酯J和五内酯F的分离与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嘉森  潘燕萍 《化学学报》1991,49(3):308-312
从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rgipedunculata Finet.et Gagnep)种子中分得2个新化合物: 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J(1)和五内酯(schisanlactone)F(2); 4个已知物: 五内酯(Schisanlactone)A、schizandronic acid、表安五酸(epianwuweizic acid)和二甲基去当归酰五味子酯F, 抗癌药理筛选表明, 在体外2对白血病P-388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中药白头翁的皂素III.配基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structure of anemosapogenin 1 has been proved to be 3β, 23-dihydroxylup-20 (29)-en-28-oic aci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IR, ^1H NMR, C-13 NMR, MS) evidences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namely, the formation of acetonide 3 from 6, the acid catalysed rearrangement of 1 and 2 into 18 (α)-oleanan-28, 19β-olide derivatives 4 and 5 respectively and finally, the conversion of 7 through LiAiH4 reduction into the known compound, lup-20(29)-ene- 3β, 23, 28-triol. The third sugar component of the saponin is shown to be arabinose.  相似文献   
6.
粤北产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的化学成分研究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纲  刘嘉森  黄梅芬 《化学学报》1992,50(6):620-624
从粤北产五味子科植物风沙藤(Schisandra viridis A. C. Sm.)的根和茎中, 分到三个新的联苯环辛二烯木脂素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和构型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转变得以证实, 并分别命名为: 五脂酮(Schisanlignone)C(1), D(2)和五脂醇(schisan-lignaol)D(3)。  相似文献   
7.
中药白头翁的皂苷IV:主皂苷B4和A3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头翁皂苷B4(1)经波谱及化学降解证实为双链苷, 其结构为3(S), 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的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白头翁皂苷A3(6)为与1具有相同3-O-糖链结构的单链苷。  相似文献   
8.
刘嘉森  马玉廷 《化学学报》1988,46(5):465-471
本文继续报道从湖北房县中坝采集的一种南五味子(Kadsura sp.种名待定)根中分得的另外三个木脂素类新化合物: 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 H, I和六个已知物:schizandronic acid, isoschizandrolie acid, kadsurarin, veraguensin, β-谷甾醇和硬脂酸的分离, 鉴定与结构研究. 同时报道在结构研究中获得的八个衍生物的理化数据以及kadsurarin(1a)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9.
刘嘉森  陶勇  黄梅芬 《化学学报》1988,46(5):483-488
从四川宜宾产翼梗五味子的果实中分得七个四氢萘木脂素, 其中三个鉴定为: 恩施辛enshicine, 表恩施辛epienshicine和schisandrone, 其余四个均属新化合物, 命名为五脂素wnlignan A1, 五脂素A2, 表五脂素epiwnlignan A1和epischisandrone. 它们的结构(包括绝对构型)由光谱分析和化学转化为(+)-dimethylguaiacine和(-)-dimethylisoguaiacine而阐明. 四个新化合物皆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0.
五内酯丙和五内酯丁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嘉森  黄梅芬 《化学学报》1984,42(5):464-469
从襄樊产五味子中除分得已报道之襄五脂素、五内酯甲和五内酯乙外,又分得微量的两个新成分:五内酯丙和五内酯丁。经UV,IR,MS,~1HNMR,~(13)CNMR及CD证明它们的结构为1a和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