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4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研究了金属(镍、铅)与Langmuir-Blodgett膜对n-Si电极光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观察到镍与铅能增强该电极的能量转换效率与稳定性。测定和讨论了八种有机物得的LB膜对n-Si/Ni电极的修饰作用, 最佳的长链香豆素LB膜使其效率倍增。还研究了具有MIS器件结构的Si/LB/Al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 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3.
丁世家  张祖训 《化学学报》1991,49(5):488-492
本文讨论配位吸附准可逆波测定标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α)和转移系数(α)的理论与方法, 实验结果证实, 方法简便, 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4.
罗勤慧  杨升  沈孟长  张正 《化学学报》1990,48(4):355-359
由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4-正己基-3-氨基硫脲缩合, 合成了"大乌"配体(H3BB), 它与Cu(II)、Ni(II)、Co(II)、Pb(II)、Cd(II)生成五种电中性的可溶性"大乌"配合物, 除Co(II)配合物外, 其余四种均为乙氧基桥联的双核配合物, 配体是将4-叔丁基2,6-二羟甲基苯酚用MnO2在室温下直接氧化, 得到4-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 然后再与4-正己基-3-硫代氨基脲缩合而得, 该反应步骤较少, 产量较高, 优于前人结果。用IR、UV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用Evans的核磁共振法研究了吡啶与Ni2BB(OEt)在轴向的作用和配合物两中心原子间的作用。这五种配合物中, 有趣的是Ni2BB(OEt)呈顺磁性, 本文对其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方法分析铅阳极膜的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使用线性电位扫描和电位衰退定性和定量分析铅在4.5mol·dm^-^3H2SO4(30℃)中形成的阳极膜的相组成并与现场X射线衍射, 原子吸收光谱, 阳极溶出等法比较。结果表明电位扫描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电位扫描至峰电位左右时电极开路后, 所得的稳定电位可用于阳极膜相组成的定性分析, 电位扫描伏安电线电流峰的面积可用于阴极膜相组成的定量分析。本文的阳极膜由PbO·PbSO4, PbO2和PbOn(2>n>1)组成, 以PbO·PbSO4为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6.
铅上阳极硫酸铅膜的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斌  庄继华  周伟舫 《化学学报》1995,53(11):1047-1053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电位阶跃法, 结合交流阻抗跟踪对铅在4.5mol.dm^-^3H2SO4中-0.6V(vs. Hg/Hg2SO4/4.5mol.dm^-^3H2SO4)极化20min形成的阳极硫酸铅膜的阴极还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大部分能被还原, 其中的硫酸铅颗粒先在表面按扩散控制下的三维瞬时成核与生长机理被还原, 然后Pb^2^+自颗粒内径向扩散至已生成的铅层表面上进行还原。颗粒中微粒间的液膜为离子输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Pb(NTO)~2(H~2O)]的制备, 分子结构和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3-硝基-1, 2, 4-三唑-5-酮(NTO)的钠盐水溶液与硝酸铅水溶液反应, 制备了标题配合物, 并用TG-DTG、元素分析、13^C NMR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它进行了表征。其结构用单晶分析法测定, 所得晶体学参数为: a=0.7284(2), b=1.2166(3), c=1.2310(3)nm, β=90.36(2)°, V=1.0908(4)nm^3, Z=4, D~c=2.96g.cm^-3,μ=156.40cm^-1, F(000)=888;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n, 最终偏离因子R为0.0667。根据TG-DTG和FT-IR技术得到的分析结果, 提出了线性升温条件下标题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8.
9.
曾正志  邓汝温  吴集贵  陈江 《化学学报》1984,42(10):1100-1102
氯灭酸[N-(间氯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是我国首先合成并筛选出来的解热消炎镇痛药,临床效果较好,但有不少副作用.近年来的无机药物研究表明,金属配合物与人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曾制出十六种氯灭酸的稀土盐,其毒性比相应的氯化物小.其他金属的氯灭酸盐尚未见报道.本文在水中以氯灭酸钠(以NaA表示)与Mg(Ⅱ),Ca(Ⅱ),Sr(Ⅱ),Ba(Ⅱ),In(Ⅱ),Tl(I),Mn(Ⅱ),Fe(Ⅲ),Co(Ⅱ),Ni(Ⅱ),Cu(Ⅱ),Zn(Ⅱ),Ag(Ⅰ),Cd(Ⅱ),Pb(Ⅱ)等金属离子制备出十五种氯灭酸金属盐,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UV,IR,摩尔电导率及热谱,其结果汇总于表1及表2.  相似文献   
10.
铅基复合钙钛矿型弛豫铁电单晶体PMNT,PZNT的生长基元为多种[BO~6]配位八面体。这些同型生长基元受本身稳定性的制约而在熔体中存在的几率不同。相对于[MgO~6]^1^0^-,[ZnO~6]^1^0^-八面体基元来说,[NbO~6]^7^-,[TiO~6]^8^-是更为有利的八面体基元。在基元组装过程中,各种[BO~6]八面体基元在稳定性、尺寸大小与电价上的分异致使生长界面对基元有一定的选择性,从而造成了晶体生长时成分与结构的短程起伏,并为有序畴及其它化学缺陷团簇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当加入掺质PbTiO~3时,由于[TiO~6]^8^-与[NbO~6]^7^-两种基元在组装时的类聚性及[TiO~6]^8^-对晶体稳定性的贡献,晶体的微区成分与结构得以调制,焦发石相得以抑制,这构成了用Bridgman法能直接从熔体中生长出纯钙钛矿相PMNT单晶的基础。而[MgO~6]^1^0^-与[ZnO~6]^1^0^-八面体基元的差致使PMNT,PZNT两单晶的生长难度有别,这在选择合适的生长方法时需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